游客
题文

甲图是某一动物体内5个不同时期细胞的示意图;乙图表示某高等哺乳动物减数分裂过程简图,其中ABCDEFG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过程;丙图表示在细胞分裂时期细胞内每条染色体上DNA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含同源染色体的细胞分裂图像有          (填字母)。
(2)若是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则该细胞可能会发生类似于图甲中          (填字母)
所示的分裂现象,其中DNA数和染色体数之比为2∶1的是           (填字母)。
(3)图甲中d细胞的名称是                           
(4)着丝点的分裂发生在乙图             (填字母)细胞中,
(5)乙图中②过程中的                          是导致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
(6)若卵原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a,D细胞的基因组成为a,则B细胞的基因组成为     
(7)若一次分裂产生的D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则其可能原因是乙图中            (填编号)过程发生异常引起的。
(8)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图丙中的         段。该段若对应甲图中某些细胞,则可对应                细胞。
(9)在图丙中,D′E′段所能代表的分裂时期是                                  ,对应的甲图中应为           细胞。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表示碳元素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中的循环利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中的X为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其作用是促进图中的过程。(用字母表示)
(2)b过程的发生需要光反应提供。g过程主要发生在人体的细胞中。
(3)在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能发生e过程的有
(4)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植物通过的速率与生物的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释放碳的速率大致相同。然而,人类大量燃烧化学燃料形成,导致气温升高,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构成威胁,因而我们倡导低碳生活。

下图表示几种育种方法大致过程。请分析回答:

(1)在图一所示①→②过程中发生了中发生了。若以②的碱基序列为模板经转录和翻译形成③,此过程与以①为模板相比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mRNA碱基序列 B.tRNA种类 C.氨基到种类 D.蛋白质结构
(2)图二中控制高产、中产、低产(A、a)和抗病与感病(B,b)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F2的表现型有种。F2中高产抗病植株占。鉴别高产抗端正植株是否为纯合子的方法是,收获种子种植。若子代,则说明植株为纯合子。在转入抗虫基因的过程中,需要用酶将抗虫基因与载体DNA连接,然后导入受体细胞。
(3)图二中利用F1的花粉形成个体④所应用技术的理论依据是,在培养过程中,细胞必须经过过程才能形成胚状体或丛芽。
(4)图二所示的育种方法的原理有
(5)图三的育种过程在现代技术中称为

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方面的问题:
I.图甲表示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有关的部分结构及关系。(“+”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

(1)a细胞为,①处的激素名称为,作用为(用“+”或“—”表示)。
(2)当人体进入寒冷环境中,激素C分泌量将,导致产热量增加,同时,人体的抗利尿激素含量和体内酶的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II.图乙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Z为实验位点,其中Z为突触间隙。

(1)A代表反射弧的,用适宜电流刺激图中的实验位点,均可产生缩手反射。
(2)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Y点一个适宜刺激电流表指针将发生次偏转。

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态的维持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情况下,机体血糖浓度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由甲图可知,参与机体血糖调节的激素除⑤肾上腺素外,还有(填写图中标号及名称),其中表现出相同效应的两种激素是(填写图中标号)。人体内激素作用的结果往往会反过来影响该激素的分泌,这种方式叫做调节。
(2)下丘脑可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参与血糖的调节。若乙图为调节过程中部分结构示意图,则图中涉及个神经元,这些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为。已知图中细胞受到刺激后释放的化学递质均为兴奋性递质,若图中b处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则除b处以外,图中可能发生兴奋的部位有(选填图中字母)
(3)血液在人体对抗病原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吞噬细胞并分解多种病原体,在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能够对病原体进行必要的摄取和处理,结合其他细胞的作用,使相应细胞受到刺激并经过一系列的增殖分化成为细胞,分泌特定抗体发挥重要作用。

请根据下列材料和示意图回答问题:

材料1:医学上常使用抗生素治疗由细菌和真菌所引起的疾病。目前常用的抗生素多达几百种。甲图简要表示不同种类的抗生素(①~⑤)对细菌的作用部位或作用原理。
材料2:三位科学家因对“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取得突出成就而获得2009年诺贝尔化学奖。他们绘制的核糖体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新型抗生素的研制,以减少患者的病痛和拯救生命。
(1)甲图中结构P的化学本质是,在基因工程中常可作为发挥重要作用。
(2)青霉素是一种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这种抗生素的作用原理与甲图中①的作用类似,即在细胞增殖过程中抑制细菌(结构)的形成。抗生素不的合理使用往往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其实质是定向选择导致菌群中增加。
(3)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使抗生素的疗效明显降低。基于对细菌核糖体结构和功能的研究,研究人员研制出了新型的抗生素,这些抗生素在细菌中的作用机理类似于甲图中
(填写数字序号),即通过影响细菌遗传信息表达中的过程,达到杀菌或抑制效果。
(4)欲比较几种新型抗生素针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有人进行如下实验:将大肠杆菌菌液均匀涂布于固体培养基表面,其目的是使细菌落在培养基表面均匀分布。之后将浸有等量不同抗生素的圆形纸片贴于培养基表面,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乙所示。由此判断A~D四种抗生素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最有效,判断依据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