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请完成下列有关果蝇的遗传变异问题.
(1)当某果蝇种群中隐性纯合(aa)个体完全致死时,在群体中该隐性致死基因的最高频率是       .这时如果该群体再随机交配一代后,子代中该隐性致死基因的频率是    .
(2)已知果蝇的某眼色基因只在X染色体上.若受精卵无该眼色基因则导致该受精卵不能发育而致死.一红眼(显性)的雄果蝇与一个白眼(隐性)的雌果蝇杂交,子代中发现有一只雌果蝇具有白眼表现型,为了确定这个结果是由于一个基因突变引起的,还是由于基因缺失造成的,某人设计杂交实验如下:
以该白眼雌蝇为母本,与红眼雄蝇杂交,观察和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和比例.
①后代中雌蝇为       ,雄性为        .
②若子代雌雄性别比为        ;则上述结果是           造成的;若子代雌雄性别比为          ,则上述结果是             造成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人参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为探究人参叶片(掌状复叶中间小叶片)展叶期间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某科研小组在特定实验条件下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处理后得到如下图所示的曲线。请据图回答: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为保证采集的实验数据科学有效,应保持____ 、____ 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2)据图一判断,第2天至第3天总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若第5天光照12小时,黑暗12小时处理,则该植物____(有、无)有机物积累。
(3)图二中光补偿点(总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总体变化趋势下降,其产生的原因是
(4)撤掉光源一段时间后,叶肉细胞中[H]的移动方向是

目前我国有1.2亿人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乙肝患者约有1600万。乙肝病毒简称HBV,完整的HBV是由一个囊膜和一个含有DNA分子的核衣壳组成的病毒颗粒。乙型肝炎病毒的血清免疫学检查常用以下五项指标(俗称 “乙肝两对半”):

序号
检测对象
中文名称
相关物质及检出的意义
1
HBsAg
表面抗原
包绕在乙肝病毒最外层。单独的HBsAg无传染性
2
HBsAb
表面抗体
人体产生,保护肝脏
3
HBeAg
E抗原
乙肝病毒的“内部零件”,标志着乙肝病毒正在复制,有明显的传染性。
4
HBeAb
E抗体
表明病毒复制的终止或仅有低度复制,传染性消失或有轻微的传染性
5
HBcAb
核心抗体
乙肝病毒的“核心零件”(HBcAg)的抗体,它表示乙肝病毒在复制

(1)人体产生HBsAb和 HBeAb的细胞是,当得过乙肝且痊愈不久的病人再次感染乙肝病毒时,能够产生上述细胞的细胞是
(2)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遗传学家布卢姆伯格偶然从一位澳大利亚血友病患者血液中发现一种抗原,命名为“澳大利亚抗原”简称“澳抗”,后证明其为乙肝病毒的衣壳,因此获得了1977年的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澳抗的可能是_或HBV入侵的肝细胞裂解后未组装的过剩的蛋白颗粒。
(3)早期的乙肝疫苗自于澳抗的分离纯化,不光成本高,产量低,而且乙肝病毒中具有侵染性的DNA很难彻底分离,因此疫苗具有一定的危险性。现在取而代之的是运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的疫苗。
2005年,由青岛培育的3只转基因羊每年所产羊奶中所含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足以用生产2000万份乙肝疫苗。培育转基因羊常用的受体细胞是,为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可从转基因生物中提取蛋白质,用相应的抗体进行

在正常人体细胞中,非受体型酪氨酸蛋白结合酶基因abl位于9号染色体上,表达量极低,不会诱发癌变。在慢性骨髓瘤病人细胞中,该基因却被转移到第22号染色体上,与bcr基因相融合。发生重排后,基因内部结构不受影响,但表达量大为提高,导致细胞分裂失控,发生癌变。下图一表示这种细胞癌变的机理,图二表示基因表达的某一环节,据图回答:

(1)癌细胞易于扩散的原因是细胞表面的减少,细胞间黏着性下降。当细胞发生癌变后在机体中将成为
(2)图二示图一中的[]过程,其场所是[ ]。由图二可见,缬氨酸的密码子是,连接甲硫氨酸和赖氨酸之间的化学键的结构式是
(3)不良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易导致细胞癌变请举出两例:

Ⅰ.(1)已知小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用某亲本与晚熟不抗干热小麦杂交,F1代性状分离比为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决定小麦抗寒与不抗寒的一对基因在叶绿体DNA上,若用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__________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_______代。
(3)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两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表现型不同于亲本的个数占全部子代的比例是________。
Ⅱ.将一只突变型桑蚕(雄性)与一只野生型桑蚕(雌性)交配,得到的F1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 2:1,且雄性与雌性个体数之比也为2:1。这一结果显示,有可能某种配子或某种基因型的个体是致死的。(桑蚕ZZ为雄性,ZW为雌性,涉及的基因用B、b表示)。
(1)此突变基因是性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此突变基因是导致性个体突变致死。
(3)请用遗传学图解进行解释说明。

南瓜的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以能稳定遗传的南瓜品种长圆形果和扁盘形果为亲本杂交,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可据此判断,________为显性,__________为隐性。
(2)若上述性状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则杂交得到的子一代自交,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应该是________。
(3)实际上该实验的结果是:子一代均为扁盘形果,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表现型及其比例为扁盘形∶圆球形∶长圆形=9∶6∶1。依据实验结果判断,南瓜果形性状受对基因的控制,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分离/自由组合)定律。
(4)若用测交的方法检验对以上实验结果的解释,测交的亲本基因组合是________。预测测交子代性状分离的结果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