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上图是利用________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________到培养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________________(写一种)。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划线操作中,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目的是对接种环进行________,灼烧的接种环冷 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两种培养基的配方:
表1:A培养基配方
KH2PO4 |
Na2HPO4 |
MgSO4·7H2O |
葡萄糖 |
尿素 |
琼脂 |
H2O |
1.4 g |
2.1 g |
0.2 g |
10.0 g |
1.0 g |
15.0 g |
1 000 mL |
表2:B培养基配方
纤维素粉 |
NaNO3 |
Na2HPO4·7H2O |
KH2PO4 |
MgSO4·7H2O |
KCl |
酵母浸膏 |
H2O |
5 g |
1 g |
1.2 g |
0.9 g |
0.5 g |
0.5 g |
0.5 g |
1 000 mL |
①配制培养基的操作步骤________(用字母顺序回答)。
a.倒平板 b.计算 c.溶化 d.称量 e.灭菌
②通常培养基采用________________法灭菌,在制备固体培养基的倒平板操作时,平板冷凝后,应将平板倒置,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如果要分离土壤中能分解尿素的细菌,应选择上述________(A、B)配方的培养基,在该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指示剂,可初步鉴定出该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④据B培养基的成分,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
下表是4种遗传病的发病率比较。请分析回答:
病名代号 |
非近亲婚配子代发病率 |
表兄妹婚配子代发病率 |
甲 |
1∶310000 |
1∶8600 |
乙 |
1∶14500 |
1∶1700 |
丙 |
1∶38000 |
1∶3100 |
丁 |
1∶40000 |
1∶3000 |
(1)4种病中可判断属于隐性遗传病的有_________。
(2)表兄妹婚配子代的发病率远高于非近亲婚配子代的发病率,其原因是 。
(3)某家属中有的成员患丙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有的成员患丁种遗传病(设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见右边谱系图。现已查明Ⅱ—6不携带致病基因。
①丙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丁种遗传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②写出下列两个体的基因型Ⅲ—8 ,Ⅲ—9 。
③若Ⅲ—8和Ⅲ—9婚配,子女中只患丙或丁一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几率为 。第24题图
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请回答:
第22题图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 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加热至94℃的目的是使DNA样品的 键断裂,这一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的作用来完成的。通过分析得出新合成的DNA分子中,A=T,G=C这个事实说明DNA分子的合成遵循 。
(2)新合成的DNA分子与模板DNA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
。
(3)通过PCR技术使DNA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标记的模板DNA分子(第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 N标记的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 。
(4)PCR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用PCR技术扩增血液中的
A.白细胞 | B.病毒蛋白质 | C.血浆抗体 | D.病毒核酸 |
在氮源为14N的培养基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4N—DNA(对照);在氮源为15N的培养基上生长的大肠杆菌,其DNA分子均为15N—DNA(亲代)。将亲代大肠杆菌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再继续繁殖两代(I和Ⅱ),用某种离心方法分离得到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
(1)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第一代(I)细菌DNA分子中一条链是 ,另一条链是 。
(2)将第一代(I)细菌转移到含15N的培养基上繁殖一代,将所得到细菌的DNA用同样方法分离,请参照上图,将DNA分子可能出现在试管中的位置在右上图中标出。
将大肠杆菌放在含有同位素15N的培养基中培养若干代后,细菌DNA所有的氮均为15N,它比14N分子密度大。然后将DNA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再移到14N培养基中培养,每隔4 h(相当于分裂繁殖一代的时间)取样一次,测定其不同世代细菌DNA的密度。DNA复制的密度梯度离心试验结果如图所示。
(1)中带含有的氮元素是 。
(2)如果测定第四代DNA分子密度,15N标记的比例表示为 。
(3)如果将第一代(全中)DNA链的氢键断裂后再测定密度,它的两条DNA单链在试管中的分布位置应为 。
(4)上述实验表明,子代DNA合成的方式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