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 2008年9月,美国国会众议院否决了由白宫和两党领袖协议提出的7 000亿美元救市法案,美国总统布什在投票前曾敦促尽快通过该法案。直到10月,美国国会众议院才通过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
注:若美国国会没有通过金融救援方案,该救援方案就无法得以实施。
(1)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分析产生该问题的原因。
(2)简要说明我国可以避免该问题的原因。
2008年,中欧关系在碰撞中成长。虽然有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伦敦和巴黎的受阻等不和谐音符,但中欧关系在各方面有了新进展。经贸交流合作发展快,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轻工产品等给欧盟消费者带去了不少实惠,欧洲的汽车、电器电子产品等提高了中国消费者的生活质量。文化交流更广泛,使中欧人民加深了解,增进感情,享受到了彼此丰富灿烂的悠久文化。
欧盟同中国都认识到,在21世纪,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中欧关系,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都认为携手推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繁荣、和谐的方向持续发展,是中欧双方应当勇于承担的时代责任。
运用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分析说明中欧关系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理由。
材料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整体与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相互关系。一个国家采用何种国家结构形式,是阶级、民族、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因此,世界各国的结构形式均有各自的特点。
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中国与美国的国家结构形式的差异。
材料一:受国际金融危机的袭扰,我国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限产、停产和关闭,一些职工被辞退。大批被辞退的农民工纷纷踏上返乡路程。在一些地方,返乡创业的农民工,带回资金、技术和市场经济观念,直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所以,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对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和顺利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针对当前形势,A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迅速出台了几项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通过多渠道促进农民工就业,为返乡农民工开辟“绿色通道”;加强对受经济形势影响的企业的监控,保证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加大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力求回到家乡的农民工顺利实现就业。
材料二:广大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我国农民工中有500万人选择回乡创业,相当于乡镇企业总人数的20%。农民工在大城市接触新思维和新技术之后回到家乡,这种创业潮将引发当地经济和生活方式的大变革,从而带来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1)结合材料五,从经济常识角度分析,A省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为什么要积极做好返乡农民工工作?
(2)综合材料五、六,阐述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给我们什么哲学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耕地面积有缩小趋势,加上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把粮食加工产业当作一个绿色能源产业加以发展,粮食需求量在不断扩大;同时近两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因素,致使我国粮食及其农副产品价格不断攀升。2008年11月14日,我国首个《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发布。《纲要》介绍了保障粮食安全的8大主要政策和措施:强化粮食安全责任;严格保护生产资源;加强农业科技支撑;加大支持投入力度;健全粮食宏观调控;引导科学节约用粮;推进粮食法制建设;制定落实专项规划。
材料二:保障粮食安全不仅要开源而且要节流。“开源”是指增加和保持一定的粮食生产能力,使粮食供求大体平衡;“节流”是指生产的粮食通过低成本的储藏——运输——加工,保质保量地投放市场满足相关需求。
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开源”与“节流” 的辩证关系。
材料三: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上半年,国际市场小麦和大米的价格与一年前相比已经翻了一倍,玉米的价格也上涨了1/3。受此影响,2007年世界最贫困国家的粮食进口费用较前一年增加了37%,而2008年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涨56%,飙升的粮价已导致37个国家正面临粮食危机。我国政府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利用国际市场,加强进出口调节,这是做好国内粮食市场调控、实现粮食供需平衡目标的重要手段。
(1)结合材料一,从价格与供求的关系角度,说明政府应该如何正确保障粮食安全?
(2)联系材料二,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开源”与“节流” 的辩证关系。(3)结合材料三,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阐述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国政府强调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