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________。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________,其名为________,他和苏轼及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________”
词的上闽,写词人“________”的想像,词中描绘了一个________的境界,表现了对________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眠”是对________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________,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________。
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请再写出一句本课外你知道的咏月怀人的诗句________。
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
湖上 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2分)
全诗写出了游人怎样的心情?(2分)

绝句两首(其二)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山青花欲燃”这句诗中,“燃”字有何妙处?试结合本句诗作出分析。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情怀?

诗歌欣赏。【4分】
西江月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全词描写了江南农村__________(时令和时间)的景色,抒发了词人__________的心情。
词中写到“稻花香里说丰年”,你认为是谁在说丰年呢?(至少写出两种)

诗歌鉴赏:
浣溪沙
欧阳修
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绿杨楼外出秋千。
白发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盏频传。人生何处似尊前。
注:欧阳修早年被贬颍州,晚年又隐居于此,州城西北,有一天然水泊,人称西湖,风景优美,是当时的名胜之地。欧阳修常来此游览。六幺,为唐代琵琶曲名。
词的上片中“逐”和“出”两个字用得极其精妙,请任选一个字进行赏析
词的下片描绘了一幅湖上宴乐图,从中你看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态?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按要求答题。
塞下曲(唐·常建)
玉帛朝回望帝乡,乌孙归去不称王。天涯静处无征战,兵气销为日月光。
「注释」乌孙,西域少数民族,曾两度与汉和亲。
诗中最能表达主题思想的一个字是
这首诗表达出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