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完成练习。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
苏 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本词有一段词前小序,其作用是________。其中说的“子由”是作者的________,其名为________,他和苏轼及________并称文坛“三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的“________”
词的上闽,写词人“________”的想像,词中描绘了一个________的境界,表现了对________的追求。词的下阕写“无眠”是对________的探求,全是词人内心的________,从表达方式上看主要是________。
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______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_______”。请再写出一句本课外你知道的咏月怀人的诗句________。
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 |
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 |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 |
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 |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还应说著远行人”中“远行人”指谁?
这首诗表达出诗人当时怎样的情感?
绝句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①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诗的前两句选用了哪些意象描画了春天的景象?
后两句中的“泥融”、“沙暖”呼应了前面哪两个字?一“飞”一“睡”有着怎样不同的情态?
题慈溪庆安寺古松
宋·冯輗
寒松一干老苍苍,古寺门前岁月长。
匠伯偶图舟楫利, 。
得全此日同齐栎,勿翦他年经召棠。
可但与君期久远,相将俱列大夫行。诗歌尾联中的“君”指的是什么?此联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学校征集校园休闲区栽种“岁寒三友”的建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并说明理由。
我选择 理由是
阅读《相见欢》,完成题目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改编】“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中的“锁”字可谓传神之笔,请试做赏析。
这首词之所以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是由于它对“离愁”所做的真切、深刻的描写。试举例说说这一特点。
阅读《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完成后面小题。
送李副使赴碛西①官军
[唐]岑参
火山六月应更热,赤亭②道口行人 。
知君惯度祁连城③,岂能愁见轮台月。
脱鞍暂入酒家垆④,送军万里西击胡。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 注释】①碛(qì)西:安西都护府。②赤亭:地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县西南。③祁连城:地名,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南。④酒家垆(lú):酒家。根据上下句内容从下面四个选项中为“赤亭道口行人 ”划线处选择一个恰当字。( 2 分)
A.散 | B.绝 | C.多 | D.乱 |
诗歌首联写塞外酷热难耐、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有什么作用?( 2 分)
有诗评说,此诗为送别诗中的“另类佳作”。你是否同意”另类”这种说法?请联系学过的诗句说明理由。(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