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3分)
材料一 国际小行星中心2008年8月24日发布的新小行星命名公报中,命名了一颗“北京奥运星”。据了解,“北京奥运星”沿着一个偏心率为0.19的椭圆轨道绕日运行,到太阳的平均距离为4.58亿千米,它在轨道上平均每天以147.6万千米的高速度奔腾前进,绕太阳一周需5.3年。
材料二

(1)图中所示包括         级天体系统,中心天体是       。(4分)
(2)”北京奥运星”位于小行星带,与此相邻的行星是②       ,③       。与两行星比较,”北京奥运星”具有       小、       小的特点。(8分)
(3)在图中标注行星的公转方向,”北京奥运星”绕日运行轨道的偏心率是0.19,说明八大行星与小行星绕日公转的方向具有       性,而且绕日公转轨道几乎在一个       上,说明其意义:                                                            。(4分)
(4)①行星是太阳系中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是             ,分析这种特殊性存在的基本条件                                               。(4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太阳系的组成以及八大行星的基本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的主要商品粮基地分布区,该基地也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但近年来,由于进口大豆的冲击,豆价大幅下跌,由原来的2.2元/kg,降到现在的1.6元/kg,降幅近30%。
材料二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比较表(注:运输费用以到达大连为例)

产地
含油量
运输费用(元)
生产成本(元/kg)
生产方式
国产大豆
17%
0.18
1.60
粗放式
进口大豆
19%
0.16
1.28
集约式

材料三: 东北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均耕地面积及谷物单产的比较(2006年)


黑龙江
吉林
辽宁
上海
江苏
浙江
全国
人均耕地面积(Km2
0.31
0.21
0.10
0.02
0.07
0.05
0.10
单位面积谷物产量
(kg/Km2)
4916
5872
5870
7044
6207
6175
4885

(1)东北平原地区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和水利化水平较高的农业区,从自然条件来看,这里有利于机械化、水利化建设的因素是___________。
(2)东北作为我国传统的大豆主产区,其突出的区位优势是()
A.靠近市场   B.光热充足  C.土地肥沃   D.水源丰富
(3)据统计,我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大豆相当于国内大豆的总产量,进口大豆在我国畅销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和 ________。
(4)从粮食商品率来看,东北地区比长江三角洲地区_________。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图为“我国东北部工业区和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图”,读图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期,其累计采出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这些城市多是中国在工业化初期迅速形成的,随着当地资源的日益枯竭,这些城市面临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如何进行可持续发展正成为这些城市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1)两工业区的共同主导因素是 。两工业区的集聚程度都相当高,请评价工业集聚的利弊。
(2)说出美国东北部地区乳畜业发达的区位条件。
(3)东北是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集中的地区,你能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提出哪些合理化建议?

自然、人文环境的发展和变化时刻影响着城市的布局、区域空间结构等方方面面。图(a)为“我国西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下图(b)为图(a)中①②河流实测化学耗氧量COD(mg/L)水质状况曲线图。(化学耗氧量COD是衡量水体有机污染的一项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出水体的污染程度,COD的数值越大,则水体污染越严重,I级→IV级,水质由优→差)。图为“ ②河段实测污染物组成图”。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描述该流域地形地势特征,③河段—②河段的流向
(2)②处河流水质全年都比①处河流差,原因是什么?
(3)该地区城市空间分布有何特点?
(4)描述②处河流水质随时间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5)③处拟建一大型批发市场,试分析其布局区位因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炭火烧烤对资源环境的不良影响有哪些?
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留烧烤这种被大众欢迎的饮食文化,同时又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保护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在经过马拉松式的13天艰难谈判后,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19日下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达成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议》后闭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任重而道远。
材料二 201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旨在倡导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绿色生活习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共同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材料三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而对发展中国家暂时不做减排要求;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每分解一吨标准二氧化碳,就可多排放一吨相应气体,即获得一吨排放权。2008年中国某公司与丹麦签署二氧化碳减排贸易协议,丹麦将向中国购买63万吨二氧化碳减排指标。
目前全球气候变化最主要的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三反映出国际环境保护合作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并进行二氧化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对抑制全球气候变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从个人角度谈谈如何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