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 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配制番茄的无土栽培营养液要用到KNO3作肥料,KNO3是一种________肥。若KNO3中含有杂质CuSO4需除去,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相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探究植物吸水和吸收矿质离子的特点和关系,用相同的培养液,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培养一段时间后,分别测定培养液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并与原培养液(各种养分的相对百分含量100%)中各种养分的百分含量比较,结果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水稻的培养液中,Mg2+的相对浓度比原来升高了,这是由于水稻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番茄的培养液中,Mg2+和Si4+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培养水稻和番茄的培养液中,Si4+的浓度变化不同,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上述结果反映水稻和番茄吸水和吸收矿质营养的特点,除把实验装置放在同一环境中外,还应将培养容器密封好,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调节培养液的酸碱度,并经常(每天2~3次)向培养液中通入________,保证根细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某酸性土壤浸取液中除含Fe3+外,还含有一定量Mg2+和Al3+。请设计合理实验检验该浸取液中的Fe3+、Mg2+、Al3+。
限选实验用品与试剂:烧杯、试管、玻璃棒、滴管、玻璃片、pH试纸;浸取液、20%KSCN、0.1 mol·L-1NaOH溶液、6 mol·L-1NaOH溶液、0.1 mol·L-1盐酸、蒸馏水。
必要时可参考:
| 沉淀物 |
开始沉 淀时的pH |
沉淀完全 时的pH |
| Mg(OH)2 |
9.6 |
11.1 |
| Fe(OH)3 |
2.7 |
3.7 |
根据你设计的实验方案,叙述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和结论。(测定溶液pH的具体操作可不写)
|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 步骤1: |
|
| 步骤2: |
|
| 步骤3: |
|
| …… |
含MgCl2、KCl、Na2SO4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已知其中含Cl- 0.5 mol,K+和Na+共0.5 mol,Mg2+ 0.5 mol,则
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有体积相同的某植物营养液两份,其配方如下:
(1)0.3 mol KCl、0.2 mol K2SO4和0.1 mol ZnSO4;
(2)0.1 mol KCl、0.3 mol K2SO4和一定物质的量的ZnCl2。
若使两份营养液中各离子的物质的量均相等,则第(2)份营养液中ZnCl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当前,大量施用氮素化肥是冬小麦获得高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1)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主要以__________________形式被小麦根部吸收,透气性较好的土壤,植物容易吸收氮素化肥,透气性较差的黏质土壤,则根的吸肥力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施肥后要及时灌溉,若从麦田流失的水从下图A位置注入一条河流,导致下游水体中藻类和细菌数量发生的变化如下列曲线图所示:
①在A的下游藻类数量增加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3 km以外的河段,细菌数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下游6 km处的河段发现鱼类大量死亡,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距A 2 km处,水中的氧气含量比A处高,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