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F、G七种物质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其中A、B、D、G含有同种元素。已知:(Ⅰ)A为金属单质; B为红褐色固体;E为密度最小的气体;G为浅绿色溶液。
(Ⅱ)D为黄色溶液,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Ⅲ)D能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F是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填序号)。
(2)G生成B有多种途径。若在G的溶液中加入与G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G转化为F,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③(即D将某种氧化物氧化为F)的离子方程式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气体C进行如下实验。已知整个反应过程中,每消耗0.1mol KI,转移的电子数约为3.612×1023 个。请按照要求填空: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用化学用语解释 |
将少量气体通入淀粉KI溶液 |
溶液最初变成 色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继续通入气体 |
溶液逐渐变成无色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B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其氢化物能相互反应生成盐;A与C可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其分子中电子总数分别为10和18;D元素的主族序数等于其周期数;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
(1)E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A与C形成的18电子物质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是。
A.离子键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
(3)写出A和E形成的化合物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4)实验室制备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离子方程式为。
(5)B元素与C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其中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在一定条件下,2L的甲气体与0.5L的氧气相混合,若该混合气体被足量的NaOH溶液完全吸收后没有气体残留,所生成的B的含氧酸盐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
根据A—J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J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2)表中元素,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只有负价而无正价的是,氧化性最
强的单质是,还原性最强的单质是。
(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酸性最强的是,呈两性的是。
(4)A分别与D、E、F形成的化合物中,最稳定的是。
(5)在C、D、G、H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A、B、C、D、E、F六种元素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短周期,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B与C为同一周期,D与F为同一周期,A与D、C与F分别为同一主族,C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D是所在周期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又知六种元素所形成的常见单质在常温压下有三种是气体,三种是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用A和B的单质化合制备化合物X,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E是非金属元素,其单质在电子工业中有重要应用,请写出其氧化物溶于强碱溶液的离子方程式:。
(3)若D、E、F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两两能发生反应,则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D2F的形成过程。
(5)由A、B、C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X中共含有9个原子,X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10)按要求填空
(1)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碘水,碘水褪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室制备氨气的化学方程式。
(3)制备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4)收集满一烧瓶纯的二氧化氮气体做喷泉实验,假设溶液不扩散,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5)金属锌和硝酸物质的量之比为2:5恰好完全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研究NOx、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氮氧化物是造成光化学烟雾和臭氧层损耗的主要气体。已知:
① CO(g)+NO2(g)=NO(g)+CO2(g) ΔH=-a kJ·mol-1 (a>0)
② 2CO(g)+2NO (g)=N2(g)+2CO2(g) ΔH=-b kJ·mol-1 (b>0)
若用标准状况下 3.36LCO还原NO2至N2(CO完全反应)的整个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mol,放出的热量为kJ(用含有a和b的代数式表示)。
(2)用CH4催化还原NOx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①CH4(g)+4NO2(g)=4NO(g)+CO2(g)+2H2O(g)ΔH1=-574 kJ·mol-1
②CH4(g)+4NO (g)=2N2(g)+CO2(g)+2H2O(g)ΔH2=?
若1molCH4还原NO2至N2的整个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867kJ,则ΔH2=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