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亡,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惟商鞅变法,不顾人言,只能骤至富强,亦以召怨天下。虽得天下,施锺而亡。
材料三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有的成功了,也有的失败了。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射死在楚王的尸体前;商鞅在秦国变法,最后被反对者五马分尸而死。
请回答:
⑴商鞅的观点属于哪个思想流派的学说?
⑵变法中促进农业生产的措施是什么?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加强中央机构对地方控制的措施是什么?
⑶材料二认为秦朝灭亡是“商鞅变法”引起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说出你的理由?
⑷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能得出什么认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长征》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远征”指的是什么?导致这次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指哪些重大行动?
(3)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八年级1班同学以“国共关系及其历史启示”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1)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经有过两次合作,这两次合作分别取得了什么成果?
(2)两次分别与谁的国民党合作
(3)在中国近代史上,国共两党曾两次分裂,这两次分裂造成了什么相同的后果?
(4)通过以上探究,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侯中央处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密电
请回答:
(1)材料反映了蒋介石的什么态度?
(2)“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日军发动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什么?这一事件导致了什么样的结果?
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岸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请回答:
(1)这首诗描述的是中国革命史上哪一重大事件?
(2)此事件的艰苦历程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具有生死攸关转折意义的重大会议,请说出这次会议的名称
(3)诗中反映红军克服了哪些艰难险阻,请写出2个
(4)此事件给后人留下了一种伟大的精神,这种精神称为什么?
读材料并简答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党纲,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在中国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和共产主义”。
请回答:
(1)这次会议的全称是什么?
(2)这次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什么?
(3)党在当前的任务是什么?
(4)中国共产党成立有什么伟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