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学习主题,可以提高我们的历史学习能力。分析下面两则材料,有助于我们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的再认识。
材料一:在世界的东方,屹立着一个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的国家——中国。然而,172年前,英国派出的只有7000人的远征军远道而来打败了这个拥有80万军力的东方大国;152年前10月的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112年前紫禁城依然巍峨庄严,但太和殿前却留下了中国在20世纪的第一年所遭受的巨大的国耻。
材料二:在民族耻辱面前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进行了顽强的反抗和斗争,他们“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大将酬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君足壮海军威”,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篇章,他们的不屈不挠、御辱自强成为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动力。
(1)材料中“172年前”、“152年前”、“112年前”分别指的是发生在中国的什么事件?
这些事件给中华民族带来什么恶劣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在巨大的民族耻辱面前,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抗争?这些抗争起到了什么作用?
(3)有人认为中国遭受的巨大的民族耻辱是历史的必然,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4)通过以上材料及问题的回答,谈谈你对“列强的侵略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一主题有什么认识?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再也不是一个被人侮辱的民族了。请回答: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重大意义?
(2)请列举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人民政府为了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采取的重大措施?从国弱民辱到国富民强,你对中国的百年巨变有何感想?
历史载体多种多样,它们拉近我们与历史的距离,让我们体验历史的多彩多姿。(共9分)
材料一
材料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
4:00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4:15革命文艺 5:30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6:0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6:20革命文艺 6:30新闻和报纸摘要 8:00体育节目 8:15革命文艺 8:30新闻和报纸摘要 |
11:00国际时事 11:30人民解放军节目 12:00对工人广播 12:30新闻 13:00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革命文艺…… 15:40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6:00红小兵节目 16:20红卫兵节目 |
(1)阅读材料一,写出这份报纸创刊的时间与地点。并将报纸上有效的历史信息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时间与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治(军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经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判断它是我国哪一历史时期的节目表?并说明判断依据。
(3)除上面提到的历史载体之外,你还知道哪些?
外交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方面的活动。下面是某同学绘制的关于中国近现代外交大事的年代尺,请你结合图片内容回答问题。(共12分)
(1)结合年代尺,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将图片序号填在下面横线上。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
(2)图2反映的是哪一重要的国际会议?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3)阅读图1,指出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
(4)依据上述图片,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外交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变化的主要原因。
外族入侵,民族危难,中华民族同仇敌忾;硝烟过后,引人深思。请加入“抗日战争论坛”,思考下列问题。(共13分)
板块一:国共两党言论
(1)概括国共两党的共同主张。
(2)卢沟桥事变后,国共两党再次合作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板块二:重大事件回眸
抗日战争重大历史事件一览表
时间 |
事件 |
影响 |
① |
九·一八事变 |
局部抗战开始 |
1936年12月12日 |
②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
1937年7月7日 |
七·七事变 |
③ |
1937年9月 |
平型关大捷 |
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 |
1937年12月~1938年1月 |
④ |
充分暴露出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
1938年春 |
⑤ |
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
1940年8~12月 |
百团大战 |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
1945年4月 |
中共“七大” |
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
1945年9月2日 |
日本签署投降书 |
“二战”结束 |
请将表格中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
板块三:历史与现实
(1)结合所学,指出中国建立“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主要目的。
(2)靖国神社供奉有“二战”战犯的牌位,你如何认识日本国会议员的参拜行为?
中国近现代有识之士面临经济困境,积极探索,最终使中国走向独立富强。(共8分)
(1)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代表人物 |
背景 |
措施 |
意义 |
李鸿章 |
倡导“自强”、“求富”,开展洋务运动。 |
||
张謇 |
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投资设厂,严重损害中国利益。 |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 |
|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党和国家面临着如何进行经济建设的问题。 |
学习西方先进管理和经济发展经验,实行改革开放。 |
我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国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
(2)依据上述表格,请选择一位你最为钦佩的人物,并说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