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民主史》一书指出”(美国)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分权制衡,并没有否定共同合作。罗斯福上台执政,为了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短短三个月中就提出了70多个议案,对此,国会表现了极大的合作态度,使“新政”得以顺利实行。二战后总统出兵朝鲜、越南,都未经国会批准,亦未受到国会的追究;联邦最高法院曾多次拒绝受理指控越南战争违宪的案件。”上述史实表明,美国政府各部门的制衡与合作,取决于( )
A.社会经济状况与国际形势 | B.各阶级之间的力量对比 |
C.统治集团和民族国家的利益 | D.政府各部门权力机制不断调整 |
16世纪初,西班牙的一位家庭主妇抱怨说:“过去一个月的生活费就五个银币,现在十个银币还不够。”这反映西班牙出现了
A.商业危机 | B.商业革命 | C.价格革命 | D.经济危机 |
工业革命也是社会关系的革命,其准确含义是:
A.进一步确立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
B.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在逐渐发生变化 |
C.整个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 |
D.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统一市场的形成 |
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其直接原因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B.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本 |
C.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 D.市场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
1835年,印度总督本丁克决定:“英国政府的伟大目标应该是在印度本地人中间提倡欧洲文艺和科学,所拨了的一切教育经费最好完全用在英语教育上。”这表明英国当局力图
A.将英语教育融入印度本土教育 | B.以行政手段促进印度基督教化 |
C.在印度大力推广西方文化 | D.推动英国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 |
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说:“大洋州有我们的牧羊场,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有我们的牛群;秘鲁送来它的白银;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这段话表明
A.英国在欧洲没有殖民地后自治领 | B.各国经济都依赖对英贸易 |
C.世界经济联系加强 |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