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宣纸传统制作技艺、侗族大歌、中国书法、中国篆刻、中国剪纸、端午节等22个项目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项目最多的国家。对此,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 A.文化遗产对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有重要意义 |
| B.文化遗产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
| C.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
| D.保护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
(丹阳一模)爱尔兰踢踏舞《大河之舞》走上春晚舞台,受到观众的欢迎。国与国之间文化背景的差异,有时像堵高墙,有时只是篱笆,艺术是大家共同的语言。这表明
| A.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文化没有共同之处 | B.各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 |
| C.世界文化可以达到同一性 | D.世界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统一 |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他的诗中写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它说明的道理是
| A.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 | B.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
| C.实践是文化创新的途径 | D.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手段 |
前几届世博会的主题分别是:“海洋•未来的财富”;“人类•自然•科技•发展”;“水与可持续发展”;今年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从世博会的这些主题中,我们可以看出上海世博会既继承了关注自然这个主题,又鲜明表达了生活更美好这个新的创意。这体现了
①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②世博会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在继承中发展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创立诸子学派的孔墨老庄,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批百科全书式的渊博学者,他们以巨大的热情、雄伟的气魄和无畏的勇气,开创学派,编纂、修订《诗》、《书》、《春秋》等中国文化的“元典性”著作,并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纵横八极的议论。正是经由各具特色的诸子百家的争鸣,中国文化精神的各个侧面得到充分的展开和升华,中华民族的文化走向大致确定。这表明
| 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 B.思想文化运动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
| C.思想只要对立就可以走向统一 | D.文化的发展根源于社会实践 |
2009年5月初,重庆市市民收到由重庆市市委书记薄熙来发来的“红色短信”。请回答20-21题最近,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一条特殊的短信:“我很喜欢毛主席的几句话:‘世界是我们的,做事要大家来’,‘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这些话很精干,很实在,也很提气。(薄熙来)”短时间内,重庆一千三百多万手机用户都收到了这条特殊的短信,这是因为大众传媒能够
①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②最大程度地实现文化传递、沟通与共享 ③彻底消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差别与冲突 ④尊重各民族文化差异,确保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
“红色短信”对流行的“灰段子”、“黄段子”、“黑段子”等不良短信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从我国文化发展上看,发送“红色短信”
①可以维护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特色 ②可以丰富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和满足每个人的精神需求 ③使文化得以发扬,促进其发展 ④符合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的要求
| A.①③ | B.③④ | C.①②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