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测定仪测得了一天内该玻璃罩内CO2浓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C段较AB段CO2增加减慢,是因为BC段温度较低,植物呼吸作用减弱的缘故 |
B.CO2下降从D点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
C.FG段CO2下降不明显,是因为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减弱的缘故 |
D.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体内有机物含量最少 |
下列关于生理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
B.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
C.神经递质能够识别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
D.B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记忆细胞增殖 |
用蛋白酶去除大肠杆菌核糖体的蛋白质,处理后的核糖体仍可催化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由此可推测核糖体中能催化该反应的物质是()
A.RNA聚合酶 | B.RNA | C.蛋白酶 | D.逆转录酶 |
盐碱地中生活的某种植物,其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细胞溶胶中的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中,减轻Na+对细胞溶胶中酶的伤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载体蛋白作用的结果有助于降低植物的耐盐性 |
B.Na+进入液泡的过程体现了液泡膜有选择透过性 |
C.该载体蛋白作用导致细胞吸水能力上升 |
D.Na+进入液泡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
下列生命活动在蓝藻细胞内不能进行的是()
A.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
B.[H]的氧化和CO2的的产生 |
C.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 |
D.DNA的复制和RNA的合成 |
新型载药系统助力儿童HIV感染者治疗,将有望边喝牛奶边服用治疗艾滋病的药物,载药系统的核心物质——酪蛋白主要存在于牛奶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酪蛋白基因表达的最后阶段需要转运RNA的参与 |
B.酪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转运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参与 |
C.HIV在T淋巴细胞中,依赖于自身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
D.载药系统载药进入细胞内,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