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文言文阅读
孙叔敖为婴儿之时,出游,见两头蛇,杀而埋之。归而泣,其母问其故,叔敖对曰:“闻见两头之蛇者死。向者①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其母曰:“蛇今安在?” 曰:“恐他人又见,杀而埋之矣。”其母曰:“吾闻有阴德者天报以福②,汝不死也。”及长,为楚令尹,未治而国人信其仁③也。                  (选自《新序 杂事一》)
【注】①向者:从前,过去,这里指“刚才”。②有阴德者天报以福:积有阴德的人,上天就会降福于他。③仁:仁慈。
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①孙叔敖婴儿之时                  ②恐母而死也                
长,为楚令尹                   ④未治而国人其仁也           
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2处)
吾 闻 有 阴 德 者 天 报 以 福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向者吾见之,恐去母而死也。
                                                                           
(2)未治而国人信其仁也。
                                                                           
读了这则故事,你觉得孙叔敖身上有什么优秀品质?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什么样的愿望?

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

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

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