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原水(未经处理的水)含有泥沙悬浮物和细菌等杂质,可用次氯酸杀死细菌。氯气溶于水时可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某水厂生产自来水的净化步骤如下:
原水 → 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A      B     C      D
⑴可以除去大量颗粒悬浮物杂质的步骤为_________(填标号)
⑵能消毒杀菌的步骤为__________。(填标号)
⑶A步中加明矾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g a物质.

圆梦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在一个温度不
变的密闭容器内,放入一杯饱和的硫酸钠溶液,用细线吊住一装有硫酸钠固体的塑料袋(塑料袋上有小孔,硫酸钠固体可以与溶液接触)浸在溶液中(如图)过几天后观察到:塑料袋中的固体的质量________(填“减小”、“增大”或“不变”);此时的硫酸钠溶液是__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结晶的方法主要有___ ____法和________法。
其中,“海水晒盐”属于法,当食盐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后,剩余的液体被称为 ________,它通常是 ________(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下表是KNO3、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KNO3
13.3
20.9
32
45.8
64
85.5
110
138
169
202
246
NaCl
35.7
35.8
36
36.3
36.6
37
37.3
37.8
38.4
39
39.8

(1)以上两物质溶解度的变化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_.
(2)3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g.
(3)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时,可通过________的方法提纯.
(4)对(3)析出的晶体和剩余溶液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填写编号).
Ⅰ.剩余溶液一定是KNO3的饱和溶液
Ⅱ.剩余溶液一定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
Ⅲ.上述方法可以将两者完全分离
Ⅳ.析出的晶体中只含有KNO3
(5)在一定温度下,将含69g KNO3、18g NaCl的混合物完全溶解在50g水中.改变温度使KNO3析出,NaCl不析出,则温度T(℃)的范围是________(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互不影响).

当热的硝酸钾溶液冷却的后,烧杯底部出现了固体,这是因为在冷却的过程中,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了(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温度继续降低,过多的硝酸钾会从溶液中以晶体的形式析出,这一过程叫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