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分别表示四种操作,其中至少有两处错误的是
用下列实验装置和方法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图1所示装置:用苯萃取溴水中的Br2 |
B.图2所示的装置:向容量瓶中转移液体 |
C.图3所示的装置:制备少量氨气 |
D.图4所示的装置:制蒸馏水 |
对下列物质用途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用途 |
解释 |
|
A |
明矾可用于净水 |
明矾在水中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有吸附性 |
B |
SO2可用于漂白纸浆 |
SO2具有氧化性 |
C |
小苏打可作糕点的膨松剂 |
受热能分解产生CO2气体 |
D |
A1、Fe制容器储存、运输浓硝酸 |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遇铁铝发生钝化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c(Fe3+)=0.1mol·Lˉ1的溶液中:Na+、NH4+、I-、SO42- |
B.加入铝粉能产生氢气的溶液中:NH4+、Fe2+、SO42-、NO3- |
C.0.1mol·Lˉ1NaHCO3溶液中:K+、Ca2+、OH-、Cl- |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SO42-、Cl- |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Cl-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 |
B.NaCl的电子式为:![]() |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D.中子数为146的铀(U)原子![]() |
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缓解温室效应 |
B.采取“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等方法,提高空气质量 |
C.充分开发利用天然纤维,停止使用各种化学合成材料 |
D.加大秸秆的综合利用,如发酵制沼气、生产乙醇等,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