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 ,故逐之。”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出文段中所缺的句子。
(1) (2) (3) 找出句中通假字并解释。小惠未徧: , 。
解释加点词语并指出其是哪种古汉语特殊语法现象。
(1)牺牲玉帛: , 。
(2)神弗福也: , 。翻译。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为什么曹刿认为“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这说明他具有怎样的素质?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曹刿的这句话向鲁庄公解释了实战中哪方面的知识?这说明曹刿还具备什么素质?
阅读文言文<伤仲永>,完成下面题目
①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②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杨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③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得为众人而已耶?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隶耕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③父利其然也④泯然众人矣用现代汉语准确表述(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用文章原句回答。
造成方仲永“泯然众人”的个人原因是:“ ”作者认为“ ”。从表达方式上看,选文③主要运用了_____的方式,其中表达的主要观点是___。
阅读《伤仲永》中文段,回答3—7题
金溪平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伤仲永》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写朝代)八大家之一。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世隶耕( ) ②未尝识书具( )
③或以钱币乞之( ) ④父利其然边()
⑤日扳仲永( ) ⑥泯然众人矣()本文按照________顺序,依次写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详写了_____________,造成仲永“泯然众人”的主要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道理上讲是因为他_________________。
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从方仲永的遭遇来看,你得到什么启发?
阅读《与朱元思书》一文,完成下面题目。
风烟俱净,天上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划线的字。
(1)一百许里:(2)从流飘荡:
(3)横柯上蔽:(4)在昼犹昏:翻译句子。
①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美。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普①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②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普曰:“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选自《宋史?赵普传》)
【注释】①普:赵普,字则平,北宋政治家,922年于幽州蓟州(今北京城西南)。②龌龊(wò chuò):气量狭隘,拘于小节。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⑴太祖素恶其人( )⑵刑以惩恶 ( )赵晋为什么要力劝太祖升“当迁官”者?(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篇短文用了哪些方法凸显赵普性格特点的?
读罢全文,你觉得赵普是一个怎样的人?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张巡字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末,擢①进士第。巡繇②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治绩最,而负节义,或以困厄归者,倾赀③振护无吝。更调真源令。土多豪猾,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巡下车,依法诛之,赦余党,莫不改行迁善。安禄山反,遂起兵讨贼,从者千余。巡驰骑决战,身被创不顾,士乃奉巡主军。积六旬,大小数百战。当此时,王命不复通,大将六人白巡以势不敌,且上存亡莫知,不如降。巡阳许诺,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率军士朝,人人尽泣。巡引六将至,责以大谊,斩之。
(节选自《旧唐书·张巡传》)
【注释】①擢(zhuó):提拔,提升。②繇(yóu):由,从。③赀(zī):通“资”,资财。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明日堂上设天子画像解释文中划线词语。
⑴大吏华南金树威恣肆( )⑵巡阳许诺( )这篇文章写了张巡的哪几件事?简要概括。
张巡是如何处置劝降的六大将的?(用自己的回答)
张巡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