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实验、观察、类比、推理等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反应的推断或解释正确的是( )
|
操作 |
可能的实验现象 |
解释 |
A |
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淀粉KI溶液中不断通入C12 |
溶液变蓝后褪色 |
C12先表现氧化性后表现漂白性 |
C |
CO还原Fe2O3得到的黑色固体加入盐酸溶解后再加入KSCN溶液 |
溶液不显红色 |
黑色固体没有Fe3O4 |
D |
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 |
没有白色沉淀生成 |
BaSO3可溶于酸 |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
B.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强 |
C.SO3溶于水,其水溶液能导电,故SO3是电解质 |
D.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使有效碰撞几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
化学与生产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氢能可再生,没有污染,现已用作火箭和燃料电池的燃料 |
B.在环保领域,酸性或碱性废水的处理常常利用中和反应 |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
D.保护轮船船体,多采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
一定温度下,mg下列物质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产物与足量的过氧化钠充分反应,过氧化钠增加了ng,且n>m,符合此要求的物质是
①H2②CO③CO和H2的混合物④HCOOCH3⑤CH3CHO
A.⑤ | B.①②③ | C.①②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足量铜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2O4、NO的混合气体,这些气体与1.344L 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 6mol·L-1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则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
A.60mL | B.40mL | C.30mL | D.15mL |
NaHS、MgSO4、NaHSO4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a% | B.1—1.75 a% | C.4/7(1—a%) | D.3/7(1—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