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点燃蜡烛,观察玻璃板后的像,如图所示:

(1)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2)我们应选择___________(选填“较厚”、“较薄”)的平板玻璃
来进行实验;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填“较
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
(3)沿水平桌面移动蜡烛B前应先将点燃蜡烛      (选填“A”或“B”),但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                    
(4)改正后,再次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样做的目的既确定了像的位置又验证了                                        
(5)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张白纸,则白纸上       (选填“能”或“不能”)出现蜡烛A的烛焰的像,说明                                    
(6)做完实验后某同学总结了一些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知识,其中准确的是(   )

A.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像逐渐变小
B.将蜡烛和像所在的位置用直线连接,连线跟玻璃板垂直
C.当蜡烛与玻璃板的距离为10cm时,像和物相距10cm
D.将玻璃板换成平面镜,成像更清晰,更有利于进行成像特点的探究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平面镜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如图2甲、乙所示,实验发现甲杯中没有水时,乙杯中还残留有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不正确的,因为他没有控制开始实验时杯中水的多少/表面积/温度)相同.经过多次实验和精确测量,小凡发现当乙杯无水时,甲杯中减少的水和原来B杯中的水相等.由此可知:水蒸发的快慢和水的多少 (有关/无关).

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以下猜想:
猜想一: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
猜想三:琴弦发出的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编号
材料
长度
横截面积
A

60
0.76
B

60
0.89
C

60
1.02
D

80
0.76
E



F

100
0.76
G

80
1.02
H
尼龙
80
1.02
I
尼龙
100
1.02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表中有的材料规格还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内容。
(2)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在图中,小明与小玉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 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
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用温度计测小烧杯中水的初温时的操作图。A是操作过程,B是读数过程,C是读取的温度。

①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C图可知此时烧杯中水的实际温度是______℃。
(2)小明同学
(2)在利用图D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E中甲乙图中,图__________所示是水沸腾时的情况。图F是小明做“探究
水的沸腾”实验后所绘制的图象,图象中BC段反映的物理规律是:_______________ 。
(4)水沸腾时,可以看到水面上不停的冒“白气”,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 。

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 。在月球上,做图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 弹起,(选填“能”或“不能”)原因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