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读图,回答问题。该地区位于
A.珠江三角洲 | B.江淮平原 | C.黄河三角洲 | D.三江平原 |
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的变化 | B.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
C.灌溉技术的提高 | 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
发展到第Ⅲ阶段时,该地区最有可能
A.自然灾害多发 | B.农业人口比重上升 |
C.农业投入不足 | D.商品率大幅度提高 |
地壳和地球其他内部圈层的主要区别是
A.地壳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密度最大 |
B.地壳物质密度最小,温度最低 |
C.地壳的底部是软流层,一般认为这里是岩浆的发源地 |
D.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惟一能够传播横波的圈层 |
风平浪静的某海域海底发生地震时,位于该海域的海轮将出现
A.只上下颠簸 | B.不产生运动 |
C.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D.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核 |
B.②面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地幔和地壳 |
C.岩石圈指的是①面以上的部分 |
D.②面以下部分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问题ab段河流流向是
A.由东向西 | B.由东北向西南 |
C.由西南向东北 | D.由南向北 |
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 |
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
读“等高线地形图”,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图中陡崖顶部的海拔范围是
A.(40m,50m) | B.(45m,60m) |
C.(50m,60m) | D.(50m,55m) |
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①18m②21m③36m④43m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图中P、Q海拔的比较,正确的是
A.P一定比Q低 | B.P一定比Q高 |
C.P可能比Q低5m | D.P不可能比Q低20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