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完成问题。甲、乙农业区位的优势是 ( )
A.人均耕地多 | B.水热条件好 | C.工业基础强 | D.科技水平高 |
丙、丁农业地域的形成条件及特点是 ( )
A.温和多雨,畜牧业发达 |
B.科技发达,生产规模大 |
C.劳力充足,集约化经营 |
D.地广人稀,商品率较高 |
读图,回答22~23题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大气对地面起保温作用的最关键环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
C.P波,上下颠簸 |
D.S波,左右摇晃 |
读地球四个圈层构成示意图(图7),回答图中所示的圈层A、B、C分别为
A.水圈、生物圈、岩石圈
B.生物圈、岩石圈、水圈
C.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D.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该图中,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造成平直河道两岸冲刷与堆积的差异(阴影部分为堆积物),若河流由西向东流,则正确的图示是
读“黄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交角图”(图5),回答16~17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
B.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
C.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 |
D.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
地球上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产生的现象是
A.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
B.长江口河道右偏 |
C.地方时差 |
D.昼夜更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