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月16日“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实现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
运送飞船的火箭燃料除液态双氧水外,还有另一种液态氮氢化合物。已知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5%,相对分子质量为32,结构分析发现该分子结构中只有单键。
(1)该氮氢化合物的电子式为 。
(2)若该物质与液态双氧水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两种无毒又不污染环境的气态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NH3分子中的N原子有一对孤对电子,能发生反应:NH3+HCl=NH4Cl。试写出上述氮氢化合物通入足量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填写编号);
①苹果②葡萄干③牛奶④米饭⑤大豆
(2)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元素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人体铁元素摄入量不足可能会导致。
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是N2和H2反应生成2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计算每生成1molNH3放出热量为 ;
|
(2)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N2(g)+3H2(g)
2NH3(g)△H<0,得到如下数据:
| 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2分钟/mol |
平衡常数 |
|
| H2 |
N2 |
NH3 |
|||
| 1 |
298 |
6 |
2 |
1.2 |
4.1×106 |
| 2 |
398 |
3 |
1 |
0.8 |
K1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 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
K1的相对大小,K1_______4.1×106(填写“>”“=”或“<”);
②实验1中以υ(H2) 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
③下列各项能作为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的是 (填序号字母);
| A.容器内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3∶2 |
| B.υ(N2)(正)=3υ(H2)(逆) |
|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
|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
(3)NH4Cl溶液呈酸性,这是由于NH4+水解的缘故。则NH4Cl在重水(D2O)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是 。
物质A~G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A、B为非金属气体单质,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还多1。甲、乙均为金属单质,且甲的原子半径在第三周期最大。各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下(部分生成物未给出,且未注明反应条件):
请回答:
(1)物质D的化学式;
(2) 物质A的电子式是;
(3)实验室制取C的化学方程式;
(4)物质F和乙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
Ⅰ.已知溶液导电性与其中离子浓度有定量关系。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装置和方法测定空气中SO2含量。你认为可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Ⅱ.Fe2+、SO32-和I-都具有还原性。为了比较其还原性强弱,进行以下探究并回答:
(1)已知:①还原性:SO32-> Fe2+;②FeSO3难溶于水。
(2)在(1)的基础上,完成下列假设。
假设1,还原性:I->SO32-> Fe2+;
假设2,还原性: SO32-> I- >Fe2+;
假设2,还原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探究:现对假设2进行探究。完成实验步骤以及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限选以下试剂:0.1mol/L Na2SO3、0.1mol/L KI、0.1mol/L FeCl3、10%KSCN、新制饱和氯水、淀粉溶液、稀HNO3、1mol/L HCl、1mol/L BaCl2
实验操作 |
预期的现象及结论 |
| 步骤1:取1mL0.1mol/L Na2SO3和1mL0.1mol/L KI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氯水,振荡。 |
|
| 步骤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步骤3:取1mL0.1mol/L KI和1mL0.1mol/LFeCl2溶液于试管中,混合后滴入2~3滴新制氯水,振荡。 |
|
| 步骤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抗氧剂亚硫酸钠可利用硫酸工业的炉气和尾气与纯碱反应来制取,生产流程如下图:
已知:①炉气、尾气中含有SO2;②混合反应中还溶解有少量Fe2O3、MgO等矿尘。
(1)煅烧1molFeS2放出热量为853kJ,则FeS2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混合反应”中纯碱(Na2CO3)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3)用NaOH“除杂”时,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任写一个)。
(4)通过“操作Ⅰ”可以得到亚硫酸钠晶体,写出主要操作步骤的名称:__________。
(3)硫酸生产中炉气转化反应为:2SO2(g)+ O2(g)
2SO3(g)。研究发现,SO3的体积分数(SO3%)随温度(T)的变化如曲线Ⅰ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曲线Ⅰ上A、C两点反应速率的关系是:
C.反应达到B点时,
D.已知V2O5的催化效果比Fe2O3好,若Ⅰ表示用V2O5催化剂的曲线,则Ⅱ是Fe2O3作催化剂的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