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可以形成多种离子,如N3-,NH2-,N3-,NH4+,N2H5+,N2H62+等,已知N2H5+与N2H62+是由中性分子结合质子形成的,类似于NH4+,因此有类似于 NH4+的性质。
(1)NH4+的电子式为 ,N采用 杂化方式,NH4+粒子空间构型为 ,键角为 。
(2)写出二种由多个原子组成的含有与N3-价电子数相同的物质的化学式 。
(3)等电子体的微粒往往具有相似的结构,试预测N3-的构型 。
用Na2CO3固体配制1mol/L的Na2CO3溶液100mL。
(1)供选用的仪器有:①玻璃棒;②胶头滴管;③酒精灯;④100mL容量瓶;⑤250mL量筒;⑥天平;⑦50mL烧杯;应选用的仪器(填编号)。
(2)应称取Na2CO3的质量为g;若称量时砝码和物品放反了,则实际称量的Na2CO3的质量为g 。
(3)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是()
A.称取的Na2CO3固体中有杂质 |
B.溶解Na2CO3固体时,因搅拌剧烈使烧杯中的溶液溅出少量 |
C.没有洗涤烧杯及玻璃棒 |
D.定容时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用胶头滴管吸出多余的溶剂 |
E、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F、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G、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至刻度线
(4)取所配Na2CO3溶液20ml,向其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可得到标况下的气体L,将得到的气体全部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最后可得固体g。
(12分)现有失去标签的CaCl2、AgNO3、HCl、和Na2CO3四瓶溶液。为了确定四种溶液的成分,将它们编号为A、B、C、D后进行化学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顺序 |
实验内容 |
实验现象 |
① |
A + B |
无明显现象 |
② |
B + D |
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 |
③ |
C + B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④ |
A + D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根据上述实验完成下列各小题:
(1)A、B、C、D四瓶溶液分别是(用化学式表示所含溶质)
ABCD
(2)写出B与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写出B与C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写出离子方程式)
(2)用稀硫酸洗铁锈(Fe2O3)(写出离子方程式)
(3)2Al + 6H+ ="=" 2Al3+ + 3H2↑(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法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8分)中华民族在世界冶金史上曾谱写过辉煌的篇章,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的记载,这种方法是现代湿法冶金的先驱.硫酸铜溶液遇到金属铁时,铁与硫酸铜发生置换反应能生成金属铜,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Cu+FeSO4.
其中被还原的元素是,被氧化的元素是,氧化剂是,还原剂是,氧化产物是,还原产物是,每得到128克铜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在2L带气压计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X(g)和1molY(g),发生反应:
2X(g)+Y(g)2Z(g);△H<0若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变为原来的0.85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1)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若反应经历5min达到平衡,则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
(2)相同条件下进行反应,在t1时刻,只改变下列某一种条件,其曲线图像如图甲。
A.升温 B.降温 C.加压 D.减压 E.加催化剂
若c=0.90mol,t1时刻改变的条件是_________(填选项编号,下同),t2_______5min (填“>”,“<”或“=”下同)。
(3)若其他条件不变,原容器为恒压容器,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______0.9mol (填“>”,“<”或“=”)。
(4)若将物质的量均为3.00mol物质X、Y混合于5L容器中发生反应,在反应过程中Z的物质的量分数随温度变化如图乙。
①A、B两点Z物质正反应速率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②温度T<T0时,Z%逐渐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