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3)所测路程为 米。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某学习小组在“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6V不变,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某次实验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为V;如果要使小灯泡正常发光,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向(选填“A”或“B”)端移动。
(3)小菁同学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如图丙所示的I-U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是W。
(4)某同学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其中某电表指针示数不妥,其原因是。(要说明表的名称)
(5)在实验中,小张同学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时,它的亮度随之减弱,测量出的小灯泡电阻也相应减小,导致这变化的合理解释是。
A.导体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正比 |
B.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
C.电压减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电阻变小 |
D.电压减小时,小灯泡亮度变暗,温度降低,电阻变小 |
小强同学为了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进行了以下实验:
(1)首先调节天平横粱平衡,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的右侧,此时应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
(2)调节天平平衡后,小强又进行了以下三项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
B.将待测液体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液体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3)由上图可得:量筒内液体的质量为g,该液体的密度为kg/m 3。
(4)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该种液体可能是下面四种液体中的(填字母代号)。
A.水 B.水银 C.香油 D.盐水
如图所示,为小文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1)右图的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错误是。
(2)纠正错误后,小文同学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纸上作出水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依据上表数据可知,当地大气压(选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
下面是测量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报告,请你将空白项填写完整.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
|||||||||||||||||||||
实验目的 |
测量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与不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
||||||||||||||||||||
实验设计 |
1.原理P=UI 2.电路图: ![]() 3.器材:一只额定电压为2.5V的小灯泡、两节干电池、一块电压表、一块电流表、一个最大阻值为20Ω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开关、导线若干 4.表格:请你根据实验目的设计一个实验记录表格。
|
||||||||||||||||||||
实验步骤 |
1.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过程中开关断开,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的位置,使电路接通后电路中 达到最小. 2.检查连接情况,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然后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 3.整理实验器材. |
||||||||||||||||||||
分析论证 |
处理实验数据,分析测量结果. |
||||||||||||||||||||
评估交流 |
在实验过程中曾出现不完善的甚至错误的地方,小组通过交流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中一个示例如下: 小芳为检查如图所示的电路就直接闭合了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 .经过认真检查,组员们发现有一条导线连接错误并立即改正.请你在图中连错的导线上画“×”,并把正确连线画上. ![]()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摆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
(1)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这个像是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若将蜡烛远离凸透镜,还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实像,应将光屏适当 凸透镜(选填“远离”或“靠近”).
(2)在(1)的基础上,若元件位置都保持不变,换用一个口径相同但焦距较短的凸透镜,为了还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置一个光学元件是 .
(3)在(1)的基础上,若将一个不透明的小圆纸片贴在凸透镜的中央,则在另一侧的光屏上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 (选填“能”或“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