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实验室制取肥皂的实验步骤:①在蒸发皿中加入8mL植物油、8mL乙醇和4mLNaOH溶液;②把盛有混合物的蒸发皿放在冷水中冷却;③在不断搅拌下,给蒸发皿中的液体微微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④向混合物中加入20mL热蒸馏水,再放在冷水中冷却;⑤加入25mLNaCl饱和溶液,充分搅拌;⑥继续加热,直到把一滴混合物放到水中时,在液体表面不再形成液滴为止;⑦用纱布滤出固体物质,弃去废液。把固体物质挤干,并压成条状,晾干,即制得肥皂。
(1)上述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2)加入乙醇的作用是什么?
(3)加入饱和NaCl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如何检验皂化反应是否完全? 。
(5)写出上述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某同学在学习了乙醇的知识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步骤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①在试管里加入2 mL乙醇;
②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中加热变黑;
③立即将铜丝插入盛有乙醇的试管里,铜丝重新变为红色光亮,反复操作几次。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总的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此过程中,铜丝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研究亚氯酸钠(NaClO2)吸收SO2的利用率,某课外小组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加热和夹持装置略去)。
(1)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观察到丙装置中时(填现象),停止实验。
(3)探究亚氯酸钠与SO2的反应。
①假设SO2被完全反应,检验乙装置中生成的SO42-和C1-,应选用的试剂是(酸性条件下ClO2-不干扰检验)。
a.稀硝酸
b.稀盐酸
c.BaCl2溶液
d.Ba(NO3)2溶液
e.AgNO3溶液
②完成乙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测定亚氯酸钠的利用率。实验步骤如下:
ⅰ 将乙装置中溶液取出,加入过量KI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充分反应(ClO2-+4I-+4H+=2H2O+2I2+C1-)。
ⅱ 将步骤ⅰ所得溶液稀释至100. 00mL,取25.00 mL于锥形瓶中,滴入1~2滴淀粉溶液,用0.500 mol·L-1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4O62-)。重复进行3次滴定,得Na2S2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 mL。
①步骤ⅱ中将溶液稀释至100.00mL,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②该实验NaClO2的利用率为。
(5)实验结束后,课外小组同学经讨论认为:增大SO2的溶解量,有利于提高NaClO2的利用率。增大SO2的溶解量的措施有(填一种)。
为了证明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活动一:取5 mL 0.1 mol·L-1的KI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L-1的FeCl3溶液5~6滴,振荡;
探究活动二:在上述试管中加入2 mL CCl4,充分振荡、静置;
探究活动三:取上述静置分层后的上层水溶液于试管,滴加0.1 mol·L-1的KSCN溶液5~6滴,振荡。
(1)写出探究活动一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究活动二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
A.溶液分层,上层呈紫色
B.溶液分层,下层呈紫色
C.溶液分层,均为无色
(3)在探究活动三中,可以证明该化学反应有一定的限度的实验现象是
已知下表所示数据:
物质 |
熔点(℃) |
沸点(℃) |
密度(g·cm-3) |
乙醇 |
-117.3 |
78.5 |
0.79 |
乙酸 |
16.6 |
117.9 |
1.05 |
乙酸乙酯 |
-83.6 |
77.5 |
0.90 |
浓硫酸 |
338.0 |
1.84 |
某学生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在30 mL的大试管A中按体积比2∶3∶3配制浓硫酸、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
②按图甲连接好装置(装置气密性良好),用小火均匀加热装有混合液的大试管 5~ 10 min。
③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出试管B并用力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
④分离出乙酸乙酯层,洗涤、干燥。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混合液的主要操作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
(2)导管不能插入到Na2CO3溶液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②中需要小火均匀加热,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指出步骤③所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分振荡试管,然后静置,待液体分层后,分液得到的上层液体即为乙酸乙酯。分离出乙酸乙酯层后,可以用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洗涤.
A.乙醇B.饱和食盐水
C.饱和碳酸钠溶液 D.NaOH溶液
某课外小组设计的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如图所示,A中放有浓硫酸,B中放有乙醇、无水醋酸,D中放有饱和碳酸钠溶液。请回答:
(1)若用同位素18O示踪法确定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氧原子的提供者,写出能表示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另一重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反应前向D中加入几滴酚酞,溶液呈红色,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_;反应结束后D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