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参考下列①~③项回答问题。
①皂化值是使1g油脂皂化所需要的氢氧化钾的毫克数。
②碘值是使100g油脂加成时消耗单质碘的克数。
③各种油脂的皂化值、碘值列表如下:

 
花生油
亚麻仁油
牛油
黄油
硬化大豆油
大豆油
皂化值
190
180
192
226
193
193
碘值
90
182
38
38
5
126

(1)单纯由(C17H33COO)3C3H5(相对分子质量884)形成的油脂,用氢氧化钾皂化时,皂化值为       ,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下列①~③的括号内填入适当的词句。
①亚麻仁油比花生油所含的             多。
②黄油比牛油所含的             多。
③硬化大豆油的碘值小的原因是             
(3)用下列结构简式所代表的酯,若皂化值为430,求n为多少?并完成下面的反应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有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将1.6 mol SO2和0.8 mol的O2放入一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测得容器的起始容积为100 L。经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测得混合气体的密度为1.6 g·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体积为___________,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
(2)若起始时加入a mol SO2、b mol O2,且a∶b=2∶1,在同样温度和压强下,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的容积为120 L。则a、b的值分别为:a=___________,b=___________。
(3)若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其容积为100 L。起始时加入x mol SO2、y mol O2和z molSO3,反应达到平衡时,温度和压强与(2)完全相同,容器内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也与(2)达平衡时的情况完全相同。则x、y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x、z应该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在通常状况下,NO2与SO2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NO和SO3,该反应为不可逆反应。现将NO和SO2的混合气体通入容积为100 mL的容器中,充满后,用带有导管的塞子密封。
(1)向容器中通入O2的体积x在___________数值范围内才能保持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2)要使容器内只含有NO2和SO3两种气体,必须通入O2___________mL。
(3)若向容器中通入O2 40 mL后才开始出现红棕色,且不褪色,则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___________mL。(气体体积均在同温同压下测定,此时SO3为气体,且不考虑2NO2N2O4的反应)

如图所示向A中充入1 mol X 、1 mol Y,向B中充入2 mol X、2 mol Y,起始时,v(A)=v(B)="a" L。在相同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述反应:X+Y2Z+W;(X、Y、Z、W均为气体)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达到平衡时,v(A)="1.2a" L。

试回答:
(1)A中X的转化率α(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中X的转化率的关系:α(A) ___________α(B)。(填“<”“>”或“=”)
(3)打开K,一段时间又达到平衡,A的体积为___________L。(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将1 mol I2(g)和2 mol H2置于某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I2(g)+H2(g)2HI(g)ΔH<0,并达到平衡。HI的体积分数w(HI)随时间t变化如图曲线(Ⅰ)所示。
(1)达到平衡时,I2(g)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__mol·L-1
(2)若改变反应条件,在甲条件下w(HI)的变化如图曲线(Ⅱ)所示,在乙条件下w(HI)的变化如图曲线(Ⅲ)所示。则甲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乙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__。(填入下列条件的序号)

①恒容条件下,升高温度②恒容条件下,降低温度③恒温条件下,缩小反应容器体积④恒温条件下,扩大反应容器体积⑤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当催化剂
(3)若保持温度不变,在另一相同的2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I2(g),b mol H2(g)和c molHI(g)(a、b、c均大于0),发生反应,达平衡时,HI的体积分数仍为0.60,则a、b、c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分)露天烧烤不仅产生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而且在烧焦的肉类中还含有强烈的致癌物3,4苯并芘,其结构简式为,它是一种稠环芳香烃,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此物质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