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共16分)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乙]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选自《桃花源记》)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语。
(1) 选贤与能 (2)货恶其弃于地也
(3) 阡陌交通 (4)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句子。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老有所终”“幼有所养”是“大同社会”的特征之一。在选文乙中,哪一句话具体描绘了这样的生活画面?(2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解释下面划线的词。
①彼竭我盈:②惧有伏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下面各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公将驰之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
B.①战于长勺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C.①登轼而望之②学而不思则罔 |
D.①吾视其辙乱②其真不知马也 |
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
阅读《商汤见伊尹》一文,回答小题。
昔者汤(商朝建国君主)将往见伊尹(商朝初年的贤相),令彭氏之子御。彭氏之子半道而问曰:“君将何之?”汤曰:“将往见伊尹。”彭氏之子曰:“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若君欲见之,亦令召问焉,彼受赐矣!”汤曰:“非汝所知也。今有药于此,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今夫伊尹之于我国也,譬之良医善药也,而子不欲我见伊尹,是子不欲吾善也!”因下彭氏之子,不使御。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伊尹,天下之贱人也贱人:出身低贱的人 |
B.则耳加聪,目加明加:更加。 |
C.子欲何之之:哪里 |
D.则吾必说而强食之说:通假字,通“悦”,高兴。 |
请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
食之,则耳加聪,目加明,则吾必说而强食之。在这个故事中,作为君主的商汤有着怎样的性格特点?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朱元思书》: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
(1)晓雾将歇(2)千转不穷翻译下面句子。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两文作者在写景上都善于抓住景物特征准确描摹,描写角度多变,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你喜欢的一句。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1)屋舍俨然: (2)鸡犬相闻:
(3)咸来问讯:(4)皆叹惋: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线的语句。
(1)林尽水源。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赵普》)
【乙】初,权谓①吕蒙曰:“卿今当涂②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③为博士邪!但当涉猎④,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⑤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注释】①谓:告诉;②当涂:当道、当权;③治经:研究经典;④涉猎:粗略地阅读。⑤士:读书人。解释划线词语的意思。(4分)
(1)普少习吏事 ()(2)及为相 ( )
(3)家人发箧视之() (4)肃遂拜蒙母()翻译下列句子。
(1)太祖常劝以读书。
(2)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下列与“太祖常劝以读书”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C.跪而拾之以归 |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仔细研读两文,说说赵普和吕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之处。(至少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