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太阳光或白炽灯下,如果挡住了光的去路,就会形成清晰的影子.可是小明却发现,在日光灯下的影子灰蒙蒙一片,一点不清楚,特别是处处装点着电灯的大厅里,人和物的影子就更是模糊不清了.这是为什么呢?小明去问物理老师,老师拿出几根蜡烛、一个圆柱形铁块,让小明做了如下实验:
(1)木块放在桌子上,旁边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A)
(2)在旁边再点上一只蜡烛,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B)
(3)继续在铁块旁边点蜡烛,直到将蜡烛围满铁块四周,观察铁块的影子(如图C和D)结果小明发现,蜡烛影子越来越淡,最后几乎没有了!他又比较了一下白炽灯和日光灯,看到白炽灯的灯丝很集中,而日光灯的灯管却很长,他想了一会后,高兴的说:“老师,我明白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明白了怎样的道理?请替她回答一下.
(2)此结论在生活中可有什么应用?请举一例.
(3)在上述研究过程中,使用了哪些探究要素?
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小红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根据她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①比较图 和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 体积 有关;
②比较图 和 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与液体的 有关;
③比较图 和 可知,浮力的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④图 中物体受到浮力大小为 ;
⑤比较图 和 可知,水对杯底部的压强 酒精对杯底部的压强(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
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的实验:
(1)该实验的原理为 ;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始终是 (选填“断开”、“闭合” 的;
(2)根据如图1所示实物连接情况,闭合开关前滑片 若在 端,导线的 端应接滑动变阻器的 端(选填“ ”、“ ”
(3)根据实物连接图在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
(4)滑片 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电压表读数如图2所示, , ,电阻 。
小芳在测量标有电压为 的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 ,电路图如图1所示:
(1)请根据电路图,将图2实物图连线补充完整。
(2)小芳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很暗,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有示数,但无论如何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小灯泡亮度、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均不发生变化,请分析其原因: 。
(3)故障排除后,小芳移动滑动变阻器,分别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并描绘出灯泡 的 图象,如图3中甲所示,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小芳还发现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 “增大”、“减小”或“不变” 。
(4)如果将该小灯泡与图中乙所示电阻串联起来,接在 的电路中,则它们的总功率为 。
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叫做动能。在“探究物体的动能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设计以下探究实验:让质量为 的小球从高为 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运动的小球碰上水平面上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 。实验过程如图甲、乙、丙所示。图中 、 、 、 ,水平面上所用的木块是同一木块。
(1)通过观察比较 就可以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这里用到的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是 法(选填“放大”、“控制变量法”或“转换”
(2)通过比较甲、乙,可初步验证 (填猜想序号)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 两次实验,初步验证猜想 是正确的。
(4)实验表明: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 ;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 。
某同学把弹簧测力计下挂一均匀金属圆柱体浸在液体中,探究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实验时该同学把圆柱体浸没在不同液体中,分别记下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得到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液体密度 |
1.2 |
1.8 |
2.0 |
2.4 |
弹簧测力计示数 |
7.5 |
4.5 |
1.5 |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空格处应填写 。
(2)在如图中能反映表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与液体密度之间关系的图象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