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体闯入地球大气层,因同大气摩擦而产生光迹,被称为流星现象。上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虚线箭头表示流星进入大气层的方向。在流星体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从地球上观看流星更为明亮的情况最可能是
A .a B .b C .c D d
当中国南极中山站(约69°S)处于极昼时,甲、乙两地分别于当地时间18时30分和17时30分同时看到日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甲地位于乙地的()
A.东北方向 | B.西北方向 |
C.东南方向 | D.西南方向 |
这段时间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我国北方地区多暴雨 | B.意大利南部易发森林火灾 |
C.我国许多城市进入雾霾高发期 | D.墨西哥湾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下图为四川(a)和长江中下游地区(b)近50年气温日较差年际变化图,有关两地气温日较差差异及其年际变化的可能主要原因分别是()
A.海拔和气候变化 | B.地形和全球变暖 |
C.天气和下垫面变化 | D.纬度和人类活动 |
地球上某点,每天该点经过晨线的地方时不断提前,则该点所在地与时间段匹配正确的是()
A.巴西巴西利亚,5月 | B.加拿大渥太华,1月 |
C.南非好望角,2月 | D.日本东京,7月 |
北半球秋分日,当武汉(30°N,114°E)刚天黑这一时刻,西半球处于白昼的范围与东半球处于白昼的范围之比约为()
A.3:1 | B.1:3 | C.3:5 | D.5:3 |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下图为利马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利马多大雾天气,主要原因是()
A.寒暖流交汇处,常形成海雾 |
B.地处低纬地区,空气对流强烈,水汽上升冷凝 |
C.暖湿空气受沿岸寒流影响,下层空气易冷凝 |
D.位于沙漠地区,空气中悬浮颗粒多,水汽易凝结 |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气候类型不同,成因也不相同 |
B.气候类型相同,成因也相同 |
C.甲处降水多因其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
D.乙处降水的水汽来源与信风有关 |
与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甲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甲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
B.受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
C.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
D.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逆辐射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