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同地点昼长随季节变化统计曲线图,图中a、b、c、d四地,自转线速度由快到慢依次是
A.a、c、b、d | B.a、b、c、d | C.d、c、b、a | D.c、d、a、b |
图为"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地形示意图(单位:米)",途中虚线表示山脊线或溪流。读图回答1-2 题。
1.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描述景观相符的是()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2.d 图中甲处最易发生的地质灾害是()
A. | 滑坡 | B. | 地震 |
C. | 泥石流 | D. | 火山 |
下图为美国某城市某年8月某日22时等温线图。回答。
1.O、P两点的温差最大可超过()
A. | 4℃ | B. | 3℃ | C. | 2℃ | D. | 1℃ |
2.若只考虑温度因素,则近地面N点的风向为()
A. | 东北风 | B. | 东南风 | C. | 西北风 | D. | 西南风 |
3.下图中与M、P、N一线上空等压面的剖面线相符合的示意图为()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读表数据,回答。
表我国五地海拔及地理位置
海拔/m |
纬度 |
经度 |
|
北京 |
31 |
39°55′N |
116°24′E |
兰州 |
1517 |
36°03′N |
103°49′E |
福州 |
84 |
26°02′N |
119°19′E |
甲地 |
110 |
34°44′N |
113°42′E |
乙地 |
1891 |
25°04′N |
102°42′E |
1.甲地所处的地形单元为()
A. | 黄土高原 | B. | 华北平原 | C. | 内蒙古高原 | D. | 长江中下游平原 |
2.图中表示乙地年内各月气温的曲线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回答。
1.可能反映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
A. | ① | B. | ② | C. | ③ | D. | ④ |
2.当②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时()
A. | 地球公转速度较慢 |
B. | 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 |
C. | 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 |
D. | 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 |
20世纪60年代,我国西部某平原地区在各集镇形成周期性集市。农历每月内,集市逢一、四、期在①地,其余各天分别在周围六个集镇,如图2所示(初一、十一、廿一为逢一,其余类推)。回答。
1.该地区()
A. | 集镇分为两级 |
B. | 集市的周期为3天 |
C. | ①地的服务范围比②地小 |
D. | ②地的服务功能比①地齐全 |
2.①地不能每日都成为集市的根本原因是()
A. | 供交换的商品种类太少 |
B. | 为方便各地居民的日常胜过 |
C. | 各集镇之间交通不便 |
D. | 当地居民的购买力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