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所列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问题: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白昼时间 |
5小时30分 |
9小时09分 |
11小时25分 |
13小时56分 |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 B.甲乙丁丙 | C.丙丁乙甲 | D.丁丙乙甲 |
读a,b,c三幅图,回答11~13题。20世纪60年代后()
①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持续增加 ②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增加了5倍 ③全球气温呈上升趋势 ④我国气温超越了历史最高水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与三幅图相吻合的结论是()
①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寒冷期 ②我国目前正处于冷暖交替过程中的温暖期 ③近五千年来,我国气温波动值在2℃以内 ④近三十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与气温变化趋势大体相近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与a、b图示信息有关的地理现象有( )
①华北地区春季旱情加重 ②黄河三角洲向海洋推进 ③大气层频发强磁暴 ④格陵兰岛冰盖面积减小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二氧化碳被称为保温气体,是因为()
A.吸收太阳辐射,使大气增温 |
B.破坏臭氧,使到达地面的紫外线增多 |
C.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 |
D.通过光化学反应向大气中释放热能 |
影响全球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洋流 | B.大气环流、地面状况 |
C.洋流和人类活动 | D.太阳辐射、大气环流 |
下列关于大气环境保护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全球变暖会使降水增加,农作物增产 ②积极开发氟利昂的代用品以及研制新型制冷系统,是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措施 ③对煤炭中硫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 ④保护大气环境,需要全球合作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④ |
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含量增加将会产生的后果是()
①海面上升 ②温带草原地区气候变干 ③腐蚀建筑物 ④皮肤癌发病率上升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