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的是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
(1)根据运动学公式可求得 =1.38m/s,
="_________" m/s,
="_________" m/s.
(2)利用求得的数值作出小车的v-t图线(以打A点时开始记时),并据图线求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_______m/s2.
(3)将图线延长与纵轴相交,交点的纵坐标是0.12 m/s,此速度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
为了测定一根轻弹簧压缩到最短时具有的弹性势能的大小,可以将弹簧固定在一带有凹槽光滑轨道的一端,并将轨道固定在水平桌面边缘上,如图6所示,用已知质量为m钢球将弹簧压缩至最短,而后突然释放,钢球将沿轨道飞出桌面,实验时可用的测量仪器只有一把量程足够大的刻度尺。
(1)实验中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已知量和测得的量表示弹性势能= _____________ __。
某同学在做平抛运动实验得出的结果如图5所示,a、b、c为小球运动轨迹的三个点,若以a点为坐标原点,y轴竖直向下,建立直角坐标系。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_______ m/s,小球开始做平抛运动的位置坐标为x="________" cm,y=________ cm。小球运动到b点的速度为_______m/s。 (g取10 m/s2)
如图,用“碰撞试验器”可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即研究两个小球在轨道水平部分碰撞前后的动量关系。
①试验中,直接测定小球碰撞前后的速度是不容易的。但是,可以通过仅测量(填选项前的序号),间接地解决这个问题
A.小球开始释放高度
B.小球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
C.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射程
②图中点是小球抛出点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实验时,先让入射球
多次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找到其平均落地点的位置P,测量平抛射程
,然后,把被碰小球
静止于轨道的水平部分,再将入射小球
从斜轨上
位置静止释放,与小球
相撞,并多次重复。椐图可得两小球质量的关系为接下来要完成的必要步骤是(填选项的符号)
A.用天平测量两个小球的质量、
B.测量小球开始释放高度h
C.测量抛出点距地面的高度h
D.分别找到相碰后平均落地点的位置M、N
E.测量平抛射程OM,ON
③若两球相碰前后的动量守恒,其表达式可表示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若碰撞是弹性碰撞。那么还应满足的表达式为(用②中测量的量表示)。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观察双缝干涉图样,双缝之间的距离是0.5mm,用的是红色滤色片,在毛玻璃屏上可以看到红色干涉条纹。
(1)毛玻璃屏上的干涉条纹与双缝垂直还是平行?____________
(2)如果把单缝向双缝移近一些,相邻两亮条纹中心的距离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3)经测量双缝与光屏间距离L=1.5m,某次实验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图样如图,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测量头的读数如图所示,试读出分划板在B位置时测量头(图乙所示)的读数为 ,该单色光的波长为m.
利用插针法可以测量半圆柱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实验方法如下:在白纸上作一直线MN,并作出它的一条垂线AB,将半圆柱形玻璃砖(底面的圆心为O)放在白纸上,它的直径与直线MN重合,在垂线AB上插两个大头针P1和P2,如图所示,然后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插上适量的大头针,可以确定光线P1P2通过玻璃砖后的光路,从而求出玻璃的折射率.
(1)某学生用上述方法测量玻璃的折射率,在他画出的垂线AB上竖直插上了P1、P2两枚大头针,但在半圆柱形玻璃砖右侧的区域内,无论从何处观察,都无法透过玻璃砖同时看到P1、P2的像,原因是,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2)为了确定光线P1P2通过玻璃砖后的光路,在玻璃砖的右侧,最少应插入枚大头针.
(3)请在半圆柱形玻璃砖的右侧估计所插大头针的可能位置(用“x”表示),并作出光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