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电下乡”现场,小聪看到某品牌的电热水器和燃气式快速热水器,铭牌如下:
(1)一般情况下,热水淋浴要求水温升高30℃,则该燃气快速热水器(如图)正常工作时,每分钟流出热水______________L。电热水器装满水后,要使水温升高30。C,需提供______J的热量[c水=4.2×103/(㎏·℃)]。要获得这么多热量,电热水器需正常工作的时间为____________S(假设电热水器产生的热量全部被水吸收)。
(2)为了探究电热水器满足即开即用热水淋浴的条件,除热水器及附属的花洒喷头外。小聪找来了秒表、带刻度的大量筒、水桶、温度计、台秤(又叫磅秤)等器材。请你选择合适的器材,为小聪设计一个探究方案。要求写出所选的器材、方法,用测量的物理量及相关常量表示得出的结论。
探究方案:
小明和弟弟赤脚跑到水中,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却不热. 弟弟问这是为什么? 小明为了让弟弟明白其中的道理,于是从海边取了一些沙子带回家和弟弟一起进行了探究.
在相同的水杯中分别装上了 100g的水和沙子, 让太阳同时照射, 并用温度计测出它们的温度, 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照射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
温度/℃ |
水 |
26 |
26.7 |
27.5 |
28.1 |
28.6 |
29.0 |
沙子 |
26 |
27.8 |
30.5 |
32.1 |
33.6 |
33.6 |
分析实验探究中收集的数据, 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相同的不同物质, 吸收相同的热量, 升高的温度一般_________________.
小明告诉弟弟, 为了比较不同物质的这种能力的不同, 引入了________这个物理量.
你也学习了热学知识, 请你为小明计算出在这段时间内水吸收了多少热量?
学校运动会男子100m赛跑,同学们测量了前三名运动员到达20m、80m和100m处的时间,数据见表:
(1)计算夺冠运动员100m赛跑的速度;
(2)运用初中物理知识,给同学们说说这三名运动员你追我赶的比赛过程。
小丽同学在测量盐水密度时,进行下列操作,其中的一步错误操作是:(填序号),正确的操作顺序应当是(填序号)
①把烧杯中盐水倒一部分到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②用天平称出烧杯和剩下盐水的总质量m2;
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旋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④把天平放在水平桌上,拔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⑤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
小丽在测盐水质量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况,此时她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________.
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__(用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小豫在公园里看到一个小孩在荡秋千,她发现无论小孩的秋千荡得高还是低,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好像并没有不同;当小孩离开后,秋千继续摆动的快慢似乎和有人时也相同。你们秋千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呢?她做出了一下猜想:
A.可能与秋千摆动的幅度有关;
B.可能与秋千和人的质量(就是生活中说的人的体重)人的有关;
C.可能与秋千吊绳的长度有关。
她决定用单摆来模拟秋千,探究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她准备了不同质量的小铁球、细绳、刻度尺、铁架台等器材,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实验器材中还应该有:_______________。
(2)小豫完成了实验并将数据记入上表,分析数据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的时间只与_____有关;由表中实验记录可知,单摆来回摆动一次时间比较短,直接测量摆动一次的时间误差比较大。你认为小明为了减小测量误差是怎么做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设计时运用的物理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摆线悬挂点O的正下方固定一铁钉P,将摆球从A点释放,摆线碰到铁钉后摆球仍能继续摆动,到达B点后再摆回,如此往复,如图乙所示。若摆长(即OA长度)为0.8m,则单摆在A、B两点间来回摆动一次所需时间应_______1.8s(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生活中若摆钟走慢了,应如何调整钟摆的长度?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甲是教材中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乙是某教师的改进实验:将一小块含铁小重物(涂黑部分)密封在灌满水的长直玻璃管内。当长直玻璃管竖直后,迅速移去玻璃管顶端的小磁铁,小重物开始下落,分别测得小重物到达15厘米、30厘米、45厘米处所用的时间,实验数据如下表:
![]() ![]() 实验次数 |
15 |
30 |
45 |
1 |
1.00 |
1.92 |
2.82 |
2 |
0.99 |
1.94 |
2.80 |
3 |
0.96 |
1.90 |
2.78 |
(1)分析表中数据(不考虑实验误差),从最高处下落到玻璃管底部的过程中小重物 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2)为求小重物在第一次实验时整个下落过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采用了下列两种计算方法:
方法1:
方法2:
以上两次计算方法正确的是。
(3)在甲实验中,要使铅笔在纸板上滚动的平均速度变大,可采取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4)与甲实验相比,乙实验具有能保证物体做直线运动、便于观察实验过程等优点,但还有继续改进之处,你的改进建议是(写出一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