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ATP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是生物的直接能源物质 | B.含有3个磷酸基 |
| C.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 D.水解时释放能量,并生成ADP和磷酸 |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料、模板和酶来自细菌 |
| B.模板和酶来自噬菌体,核糖体和氨基酸原料来自细菌 |
|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细菌,氨基酸原料来自噬菌体 |
|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来自噬菌体,核糖体、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 |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酶→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酶→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酶→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
| B.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
| C.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
| D.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
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与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关于探究遗传物质的两个经典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两个实验均采用了对照实验和同位素标记的方法 |
| B.两者的关键设计思路都是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 C.赫尔希与蔡斯对同一组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分别采用35S和32P标记 |
| D.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
用含15N、35S、 32P的噬菌体去侵染不含放射性元素的细菌,则释放出的子代噬菌体中( )
| A.只含32P |
| B.大多数含有15N和32P |
| C.少数含15N、35S和32P |
| D.全部不含35S |
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标记的T2噬菌体与未标记的细菌培养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上清液和沉淀物.与此实验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为使T2噬菌体中含有P32,可用含P32的培养基直接培养T2噬菌体 |
| B.离心后,32P只存在于沉淀物中,上清液中不含有放射性 |
| C.如果搅拌、离心前混合时间过长,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升高 |
| D.此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