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示意某地理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图层。读图完成问题。

叠加丙与丁图层可以研究:

A.客货流量 B.地形特征
C.河流分布 D.商店布局

为了得出丙图,需要叠加的图层有:

A.甲与乙 B.甲与丁
C.乙与丁 D.甲、乙、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理信息技术在现代生产、生活中的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为乌鲁木齐地区2015年高三年级月考时间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日期科目与时间
1月23日
1月24日
1月25日
上午
语文
10:00—12:30
数学
10:00—12:00
外语
10:00—12:00
下午
化学(理)
政治(文)
15:30—17:10
物理(理)
历史(文)
15:30—17:10
生物(理)
地理(文)
15:30—17:10


此次考试期间,乌鲁木齐与喀什相同的是( )

A.昼夜长短 B.日出时间
C.正午太阳高度 D.地球公转速度

地理学科考试结束时,乌鲁木齐某中学门口指挥交通的警察恰好位于路灯的杆影处,其位置最可能位于下图中的(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东坡的垂直自然带谱。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外力作用以风力作用为主
B.自然带体现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C.影响雪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坡度
D.甲处的自然带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形成图中河谷半干旱景观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信风影响 B.盛行下沉气流
C.盛行上升气流 D.受西北季风影响

读红海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①类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类岩石广泛分布于大洋地壳
B.是由岩浆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的
C.因水平挤压,断裂变质而成
D.可重新返回岩石圈中的软流层

图中所示区域的地壳( )

A.为板块的生长边界 B.以水平挤压作用为主
C.以垂直上升运动为主 D.以垂直下降运动为主

下图示意某一河流的某一测站在2014年7月18日至20日测得的降雨量和径流过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测站附近开始出现泛滥洪峰的时间约是降雨停止后( )

A.9小时 B.18小时
C.27小时 D.36小时

如果未来在相同的降雨情况下,该地河流径流过程线的“洪峰”点却呈现向左移动的情形,这最可能是由于( )

A.测站下游开始修筑堤防 B.测站下游大量引水灌溉
C.测站上游植被遭受破坏 D.测站上游兴建大型水库

下图中甲、乙分别是M、N河流上的水文站。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观测发现,M、N河流的径流量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防洪任务最重的月份是7月
B.引起甲、乙两水文站下游自然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纬度变化
C.大陆沿岸有暖流经过
D.大陆沿岸常年受极地东风带影响

甲水文站的月平均流量显著大于乙水文站,最可能的原因是( )

A.甲水文站干季河流流量小
B.甲水文站河流流量年际变化较小
C.甲水文站上游流域面积较大
D.甲水文站上游有水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