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材料:
元素 |
质子数 |
中子数 |
相对原子质量 |
碳 |
6 |
6 |
12 |
碳 |
6 |
7 |
13 |
碳 |
X |
8 |
14 |
氮 |
7 |
7 |
14 |
根据以上材料并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碳元素与氮元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
(2)表中X 的值为____________;
(3)中子数不能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因是①中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②____________
小红在实验室欲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
(1)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上面的仪器中除B、E外,她必须选用的仪器还有(填字母编号)________________.
(2)E的作用是________,配制的步骤可以概括为计算、称量和量取、________、装瓶.
实验室要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下图1是某同学的实验操作过程:
(1)用图1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2)若③中游码标尺读数为1.2g,则称取NaCl的质量是________g.
(3)根据(2)中NaCl的质量计算,该同学需要用水的体积是________mL(水的密度是1.0g/mL).
(4)他按图2量取水的体积,若其他操作步骤均无误差,则其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
如图是某输液瓶标签上的部分内容.葡萄糖由__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要把10g这样的葡萄糖溶液稀释为2%的溶液,需加水的质量为________.
下表是氯化钾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
0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Cl |
27.6 |
34.0 |
40.0 |
45.5 |
51.1 |
KNO3 |
13.3 |
31.6 |
63.9 |
110 |
169 |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因素之一是________.
(2)根据数据表,在下图中绘制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
(3)从溶解度曲线上查出:45℃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________g.
(4)据图分析,要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钾,可采用的结晶方法是________.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________.
(3)t2℃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________g a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