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丙是河流A、B两水文站测得的水位变化图。据此回答问题。甲图中AB段河流
A.由西北流向东南 |
B.由东南流向西北 |
C.水位A处低于B处 |
D.不能确定 |
丙图中河流出现最高水位时,可能是由于出现下列现象中的造成的
A.气旋活动频繁 | B.梅雨连绵 |
C.冰雪融化 | D.春雨霏霏 |
关于乙图EF的河床剖面的描述及形成理由正确的是
①E岸河床较缓,F河床较陡
②E岸河床较陡,F河床较缓
③由于地球的自转使河水发生偏向,F岸遭受冲蚀力大
④由于该处河流是弯道,E岸遭受冲刷力大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读某区域七月等温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小题。图中10℃等温线弯曲的原因是( )
①纬度的差异②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地形和地势的影响④受到洋流的影响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某船只2008年2月28日15点30分从M地自东向西穿过180°经线,5分钟后时间可能是( )
A.2月28日15点35分 | B.2月29日15点35分 |
C.2月27日15点35分 | D.3月1日15点35分 |
下图表示不同地点6月22日的日落时刻与日照时数(阳光实际照射地面时数)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各题。位于南半球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甲地日照时数少于乙地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 B.昼夜长短 |
C.海陆位置 | D.天气状况 |
2012年10月下旬上午9时,某同学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公园游玩,下图中图甲为公园内十字路口附近的导游图,图乙为该同学在此路口处的留影。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据图推测该同学去图甲中洗手间的最近路线应选择图乙中的( )
A.A路线 | B.B路线 |
C.C路线 | D.D路线 |
依据材料,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
A.华北地区刚收完冬小麦 |
B.此时我国各地的昼夜长短与4月下旬基本相同 |
C.长江三峡库区的水位处于一年中较高的时期 |
D.澳大利亚刚种完冬小麦 |
假定在北极点放置一个傅科摆,初始时摆沿90°W和90°E线摆动,如下图所示,3个小时以后此摆的摆动方向是()
A.沿45°E~135°W摆动 |
B.沿45°W~135°E摆动 |
C.沿90°E~90°W摆动 |
D.沿0°~180°经线摆动 |
有关下面的等高线图叙述正确的是()
A.上图的比例尺为1/10000,若该图放大到原来的4倍,则新地图的比例尺为1/2500 |
B.A处为山脊 |
C.CD间的坡度比EF间要大 |
D.若此图为北半球,由于B处比E处偏南,故B处的温度比E处要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