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PM2.5的沉降速度较慢,自然沉降效果有限,会长期漂浮在空中。2013年3月10日,成都市空气质量和能见度持续下降,至3月10日中午12时,全市各监测点可吸入颗粒物(PM10以下的颗粒物)浓度均已超过1000微克/立方米,致使空气质量重度污染,使成都成为全国最“霾头苦干”的城市。根据相当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说法中不是主要造成成都市雾霾天气的原因是(    )

A.风力较大,扬起地面尘土,造成可吸入颗粒物不易沉降
B.冷空气活动弱,未形成大范围内有效降水
C.自西北地区的浮尘天气对成都的空气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D.自2013年春节至3月10左右均未有有效降水

上图为成都市某夜气温垂直温度变化率(图中等值线数值为随高度上升气温的变化数值,单位:℃/100米)时空变化图,下列各时段中PM2.5值可能会最高的时段是(    )

A.15—16时 B.19—20时 C.24—1时 D.10—11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关于图中四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国被称为“白金之国”
B.乙国是人口稠密的内陆国
C.丙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向西部转移
D.丁国东部分布有大面积针叶林

丙国目前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据此回答问题

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太阳辐射②距海远近
③季节风向④纬度位置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影响甲地区等降水量线走向的最主要因素( )

A.地形 B.海陆位置
C.季节风向 D.纬度位置

答案:A
图中地区跨几个干湿地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A.水能、石油 B.土地、森林 C.水能、森林 D.水能、矿产

东北地区平原广阔无垠,一首诗歌曾提到“……这里的土地肥到家,插根筷子会发芽,栽上柴禾也开花……”足见其土壤肥沃。目前,东北地区土地利用中的主要问题是()
①黑土土层变薄,肥力下降
②沼泽地开发,湿地破坏
③不合理灌溉,土壤盐碱化
④过度开垦,土地荒漠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特点是( )

A.夏秋少,冬春多 B.夏秋少,冬春也少
C.夏秋多,冬春也多 D.夏秋多,冬春少

下列地区中,湖泊数最多的是()

A.青藏高原 B.东非高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云贵高原

位于我国领土最南端的曾母暗沙,属于()

A.火山岛 B.珊瑚岛 C.大陆岛 D.冲积岛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