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景观名为“佛掌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山麓地带。每当枯水期时,其附近河流中常有河沙出露,经强风年复一年地吹送,逐渐在河岸上形成了这一巨大、突兀的沙丘。据图文资料回答题。

形成“佛掌沙丘”景观的主要外力过程是

A.流水侵蚀一流水搬运一流水沉积
B.风化侵蚀一风力搬运一流水沉积
C.流水沉积一风力搬运一风力沉积
D.海陆变迁一流水搬运一风力沉积

该景观位于

A.喜马拉雅山的南麓 B.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C.印度洋水汽通道上 D.河流转向西流的拐弯处

该景观因沙丘之形与其在江面中的倒影酷似一合掌祈祷的佛掌而得名。游客去该景点旅游

A.需要选择特定的季节 B.应精选观赏位置和角度
C.发现沿途植被稀少 D.可以看到大片棉田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3S(RS、GPS、GIS)技术的相互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如果①、③表示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②、⑥表示提供影像数据的功能,④、⑤表示提供定位信息功能。关于甲、乙、丙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是GIS B.乙是GIS C.丙是RS D.甲是GPS

下列不属于卫星定位技术应用范畴的是()

A.野外考察时用以空间定位
B.为行驶的汽车提供精密的速度、时间信息
C.为飞行的民航客机提供三维坐标
D.为无线移动电话用户提供实时的通信业务

有关现代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具体事例,正确的是()
①用GPS确认南极冰盖最高点的位置
②用GPS了解各大城市的天气
③用遥感技术估测华北小麦受旱灾影响面积
④用遥感技术统计春运客流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用于温室气体浓度观测的“呼吸”号卫星于2009年1月21日在日本种子岛宇航中心发射升空。该卫星装备了高精度的观测设备,将利用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吸收特定波长辐射的特点通过观测地表反射的能量变化来推算温室气体的浓度。该过程主要利用了()

A.全球定位系统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技术 D.数字地球

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
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
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淡水渔业较发达
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