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研究小组查阅了《厦门2001年海洋环境公报》得知:厦门海域的主要污染物是化学需氧量(COD)、磷氮、油类、铅和汞等,其中COD是指一定量海水与高锰酸钾或K2Cr2O7发生氧化反应时所用高锰酸钾或K2Cr2O7的量。据此回答:(注Cr是铬元素的元素符号)
(1)高锰酸钾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
(2)受污染的海水含有X物质,它与K2Cr2O7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5K2Cr2O7+20H2SO7=6CO2+5K2SO4+5Cr2(SO4)3+23H2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和调查指出这些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
(4)海水是资源大宝库,请写出能从未污染的海水中提取或加工得到的物质:(填化学式)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用正确的化学符号填空。
(1) 1个铜原子;(2) 2个氮分子
(3) 3个铵根离子;(4)一种红褐色的固体
(5)碳酸钠中碳元素的化合价;(6)澄清石灰水中的溶质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请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的问题。
(1)下列服装主要用天然材料制成的是_____________。(填标号)

A.羊毛衫 B.涤纶连衣裙 C.腈纶运动衣 D.纯棉T恤

(2)生石灰常用于食品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厨房里燃烧天然气来煮熟食物,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3)良好的家居环境带来美好的生活。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
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性。
(4)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全线运营。建高铁需要大量的钢铁,工业上用氧化铁炼铁的化学方
程式为。车体用铝合金材料而不用纯铝的原因是
(5)实验室常用酒精灯加热物体,其中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6)常温下固体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生成硫化氢(H2S)气体和硫酸亚铁,实验室常用该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有毒气体,其水溶液叫氢硫酸,具有挥发性。根据上述信息实验室选用右图装置收集硫化氢气体,其中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2个氮分子________ (2)氨水中的阴离子的符号______;(3) 硫酸铁中硫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
(4)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除去硫酸钠中的少量碳酸氢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几年我国不少水域多次发生严重的“赤潮”、“水华”现象。“赤潮”、“水华”主要是指水中某些植物营养元素含量过高、导致水面上的藻类疯狂生长、繁殖,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死亡。
(1)已知藻类的化学式为C106H263O110N16P,则组成藻类的元素有,藻类的相对分子质量为,该藻类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根据藻类的化学式确定,工业和生活污水中导致藻类生长过快的营养元素是
(3)为了解决水体污染,应从控制污染源头着手。下列措施能防止“赤潮”、“水华”现象发生的是(填序号)
①在水域沿岸新建的住宅小区、饭店、宾馆采用生活污水净化装置;
②两岸居民禁止使用含磷酸钠的洗衣粉;
③禁止用该水域的水进行农业灌溉;
④向该水域中加入大量的净水剂和消毒剂。
(4)“水华”现象一般发生在枯水期还是汛期?为什么?

现要制取一些二氧化氮气体来做演示分子运动的实验。已知二氧化氮气体可以通过铜和浓硝酸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得到。二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和水反应生成HNO3和NO气体,NO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现给出下列装置(A~F):

(1)写出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制二氧化氮的发生装置可以选__________,收集二氧化氮的装置应该选_________;
(3)要得到干燥的二氧化氮可将其通过________________; E装置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
(4)NO一遇到O2就会变成NO2,收集NO应用__________法;
(5)用如上图F装置演示分子运动时,为了缩短演示的时间,NO2最好放在__________(选填“上”或“下”)面的集气瓶中,另一瓶是空气,抽去两瓶之间的玻璃片,可以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