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甲左侧的调压装置可视为理想变压器,负载电路中R=55Ω,A、V为理想电流表和电压表.若原线圈接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变电压,电压表的示数为110 V,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为2A
B.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2
C.电压表的示数为电压的有效值
D.原线圈中交变电压的频率为100Hz
关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物体的向心加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同 | B.与线速度方向始终相反 | 
| C.始终指向圆心 | D.始终保持不变 | 
关于引力常量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单位是N·kg2/m2 | 
| B.在国际单位制中,G的数值等于两个质量各为1kg的质点,相距1m时的相互吸引力 | 
| C.在不同星球上,G的数值不一样 | 
| D.在地球的赤道和两极,G的数值不一样 | 
历史上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英国的胡克 | B.英国的牛顿 | C.意大利的伽利略 | D.英国的卡文迪许 | 
2007年11月5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沿地月转移轨道直奔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第一次“刹车制动”后被月球捕获,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后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刹车制动”,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长 | 
| B.虽然“刹车制动”,但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周期比在轨道上Ⅰ短 | 
| C.“嫦娥一号”在P点的线速度大于Q点的线速度。 | 
| D.卫星在轨道Ⅲ上运动的P点时加速度小于沿轨道Ⅰ运动到P点(尚未制动)时的加速度 | 
如图所示,轻绳长为L一端系一小球,另一端固定于O点,在O点正下方的P点钉一颗钉子,OP=L/2,使悬线拉紧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θ,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当悬线碰到钉子时(  )
| A.小球的瞬时角速度突然变大 | 
| B.小球的加速度突然变大 | 
| C.小球的所受的向心力突然变大 | 
| D.悬线所受的拉力突然变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