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密闭容器中,反应aA(g)
bB(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缩小一半,当达到新平衡时,B的浓度是原来的1.6倍,则( )
|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了 | B.物质A的转化率增大了 |
| C.物质B的质量分数减小了 | D.A>b |
能用来分离Fe3+和Al3+离子的试剂是
| A.KSCN | B.NH3· H2O | C.NaOH溶液 | D.H2S溶液 |
下图中横坐标为加入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纵坐标为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下列反应对应的曲线错误的是
| A.向NaAlO2溶液中滴入盐酸至过量 |
| B.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CO2至过量 |
| C.向含有盐酸的AlCl3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过量 |
| D.向含有等物质的量的Ca(OH)2、K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O2至沉淀消失 |
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下图所示,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
| B.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
| C.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
| D.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氧化汞的混合物 |
下列有关金属元素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金属元素的原子只有还原性,离子只有氧化性 |
| B.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一定显正价 |
| C.金属元素在不同化合物中的化合价均相同 |
| D.金属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固体 |
在一定条件下,将钠与氧气反应的生成物1.5 g溶于水,所得溶液恰好能被 80 mL
浓度为0.50 mol·L-1的HCl溶液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 B.Na2O2 | C.Na2O和Na2O2 | D.Na2O2和Na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