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物质的制备操作,可以达到实验目的是( )
A.向FeCl3溶液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制备Fe(OH)3胶体 |
B.用铁和Cl2加热制取FeCl3 |
C.用铜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制备CuS |
D.向铝盐溶液中不断滴入烧碱溶液制备Al(OH)3 |
已知含某主族元素R的离子RO3n-能发生如下反应:RO3n- + 6H+ + 3S2-="3S↓+" R- +3H2O则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A.5 | B.6 | C.7 | D.4 |
下列物质发生反应时,不会因为反应的条件、反应物的浓度或反应物的用量不同,而产物不同的是
A.Li和O2 | B.K和O2 | C.Cu和HNO3 | D.Fe和HNO3 |
无色酸性溶液因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A.C![]() |
B.Na+ S2- K+ SO32- |
C.Cl-Na+ NO3- Fe2+ | D.Na+K+ HSO3- Cl- |
甲、乙两种非金属:①甲比乙容易与H2化合;②甲单质能与乙阴离子发生置换反应③甲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比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强;④与某金属反应时,甲原子得电子数目比乙的多;⑤甲的单质熔、沸点比乙的低。能说明甲比乙的非金属性强的是
A.只有④ | B.只有⑤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⑤ |
已知同周期的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顺序是HXO4> H2YO4> H3ZO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单质的氧化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增强 |
B.单质与H2化合的能力按照X、Y、Z的顺序依次增强 |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减弱 |
D.阴离子的还原性按照X、Y、Z的顺序逐渐减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