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03,还有Si02、A1203
等杂质)提取Fe2O3。操作讨程如下:
(1)(I)和(Ⅱ)步骤中分离溶液和沉淀的操作名称是 ;
(2)沉淀A中主要含有 ,固体B是 ;
(3)滤液Y中的阴离子除OH-、Cl-外,还有 ;
(4)写出(Ⅱ)步骤中生成Fe(OH)3的离子方程式
请回答:
(1)各组反应开始时,装置中的气球体积先变大,该装置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2)当试管中不再有气体生成时,三组实验出现不同现象,填写下表的空格。
组 数 |
试剂用量 |
实验现象 (气球体积变化) |
分析原因 |
① |
0.42 g NaHCO3;0.53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与乙中气球的体积相等 |
甲、乙盐酸均过量,n(NaHCO3)=n(Na2CO3),ν甲(CO2)=ν乙(CO2) |
② |
0.3 g NaHCO3;0.3 g Na2CO3;3mL4 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
|
③ |
0.6 g NaHCO3;0.6 g Na2CO3;3mL 2mol·L-1盐酸 |
甲中气球比乙中气球的体积大 |
|
片刻后,乙中气球又缩小,甲中气球的体积基本不变 |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
(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下面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和药品制取NaHCO3溶液,设计如下实验。实验室提供的药品、仪器装置如下:
药品:①2% NaOH溶液 ②稀HCl ③稀H2SO4 ④饱和KHCO3溶液 ⑤浓H2SO4 ⑥CaCO3固体 ⑦K2CO3粉末
仪器装置(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请按下表要求,填写选择的装置和药品。
分项 内容 |
CO2发生装置(随开随用,随关随停)(X) |
除杂洗气装置(Y) |
制备产品装置(Z) |
选择的装置(填序号) |
c |
||
选择的药品(填序号) |
① |
(2)如何检验所选择的CO2发生装置(X)的气密性,请写出主要操作过程:_________________。
(3)将装置按X、Y、Z顺序连接并检查气密性后,当加入药品实验时,X装置中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Y装置中除去的杂质为_____________。
(4)常温下,向Z装置的NaOH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保证Z装置中不析出晶体(不考虑过饱和溶液问题),NaOH溶液最大浓度不能超过_______________%(质量分数)。
附:有关物质在常温(25 ℃)时的溶解度
化学式 |
Na2CO3 |
NaHCO3 |
NaOH |
NaCl |
Na2SO4 |
溶解度(g/100 g H2O) |
21.3 |
9.60 |
107 |
35.8 |
19.4 |
【提出猜想】
Ⅰ.所得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可能含有Fe2+和Fe3+中的一种或两种;
Ⅱ.所得气体中可能含有 ▲ 中的一种或两种。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
预期现象 |
结论 |
|
验证猜想Ⅰ |
步骤①:取少量0.01 mol/L 酸性KMnO4溶液,滴入所得溶液 |
▲ |
▲ |
步骤②: ▲ |
▲ |
含有Fe3+ |
|
验证猜想Ⅱ |
将所得气体通入如下装置 |
▲ |
含有两种气体 |
【问题讨论】
有同学提出,若另外选用KSCN溶液,则仅利用KSCN和H2O2两种溶液即可完成猜想Ⅰ的所有探究,请对该观点进行评价: ▲ 。
(福建师大附中2008-2009学年高三第一学期第一学段检测,化学,22)(1)用5.0mol/L的NaOH溶液配制2.0mol/L的NaOH溶液时,下图所示的仪器中,肯定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配制上述溶液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 (填仪器名称)。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将导致实际所配NaOH溶液浓度偏低的是(填编号) _ _。
①准确取出的浓NaOH溶液在空气中露置时间过长;②用量器将浓NaOH溶液直接加入容量瓶,缓慢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③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至液面最低点恰好和环形刻度线相切;④用于稀释NaOH溶液的仪器未洗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