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图3“东亚产业转移示意图”, 回答问题。

20世纪60—80年代初最有可能从日本、香港迁移到珠江三角洲的工业部门是:

A.服装制造业 B.钢铁工业 C.微电子工业 D.化学工业

影响该产业转移到珠三角的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劳动力的数量 B.技术因素 C.国家政策 D.优越的自然条件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① 崩塌堆积物② 突出小基岩③ 河中的沙洲④ 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雾霾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危害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北京市利用卫星监测雾霾的污染状况,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地理信息系统 B.遥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

雾霾天气时,市民可采取的有效防护措施有
①洒水降尘 ②开窗通风 ③出门戴口罩 ④减少外出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读下图“中国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①~④四地

A.年降水量①地比②地大 B.土壤肥力②地比③地高
C.夏季气温③地比④地高 D.海拔④地比①地高

造成①、④两地耕作制度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热量 D.水分

读下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四种交通运输方式特征比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交通运输方式正确的是

A.甲——公路 B.乙——水运
C.丙——铁路 D.丁——航空

从郊区运往城区超市销售的新鲜蔬菜,其主要交通运输方式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下图 “中国某地区农业用地类型及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过程中

A.养殖用地最早消失 B.花卉用地比重先增后减
C.水稻用地面积增大 D.蔬菜用地比重持续增长

该地区农业用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作物品种的改良 B.灌溉技术的提高
C.劳动力素质的提升 D.市场需求的变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