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工业制取氧气的原料是空气,是根据液态氧与液态氮的     不同,分离液态  的方法获得,这是       (填物理、化学)变化。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选择H、C、Cl、O、Ca五种元素中的适当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化学式填在空格中:
(1)雪碧饮料中含有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可用作干燥剂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胃内帮助消化的酸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实验室取用16 g硫酸铜粉末,可配制8%的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g;若用20%的硫酸铜溶液100 g加水稀释,可得8%的硫酸铜溶液________________g。

小玉帮助老师配制KNO3的饱和溶液,以备全班实验使用。此实验室温度为25 ℃,老师提供的药品是含有少量NaCl的KNO3固体。
(1)他查阅了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25 ℃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g,经分析KNO3中混有少量NaCl的提纯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此法获得了足量的KNO3固体。

(2)小玉配制700 g KNO3饱和溶液的过程如下:
①计算;
②称量:准确称量KNO3固体__________g;
③量取:用____________(填“100 mL”“500 mL”或“1 000 mL”)量筒量取蒸馏水,操作如图2所示;
④溶解:将KNO3和水分别加入大烧杯中,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
请指出小玉在配制溶液过程中的操作错误_____________。由于以上错误操作,他配得的不是KNO3饱和溶液,要得到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他可能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小玉将配得的饱和溶液装瓶,贴上标签备用。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1)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
Ⅰ.40 ℃时,乙和丙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Ⅱ.20 ℃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 ℃。请填表:

烧杯中的溶质
烧杯中固体的变化



固体逐渐减少至全部溶解



(2)Ⅰ.打开可乐瓶,逸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Ⅱ.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为40 ℃,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_____(填序号)。
a.大于40 ℃ b.小于40 ℃ c.无法确定

向装有等量水的A、B、C烧杯中分别加入10 g、25 g、25 g NaNO3固体,充分溶解后,现象如图一所示。

(1)烧杯中的溶液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2)图二中能表示NaNO3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3)要使B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二分析,若分别将100 g甲、乙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对所得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甲、乙都是饱和溶液 B.所含溶剂质量:甲<乙
C.溶液质量:甲>乙 D.溶质质量分数:甲>乙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