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我看见了大海
阿真
我是一个身材畸形的女孩子,母亲嫌我丢她的脸,也怕出门遭人讥笑,于是,在我8岁前的童年里,我从没迈出门一步。我拥有的只是院子里的一方天空,一群瞬间即逝的飞鸟。
我8岁那年,父亲死去了。母亲不久也改嫁了,嫁给小镇上一个退休的海员。当时,母亲才40出头,而继父已近60岁。继父要我称他伯伯,并对我说:
“来,河子,伯伯带你去串门儿。”
“不!不!”我吓得直往后缩。
“去外面看看吧,河子,外面有好多好玩的东西。”
我动心了,于是说道:
“我长得太难看,还有,我走路一瘸一瘸的,妈说人家会笑话我的。”
说毕,我不禁哭了起来。
“放心吧,河子,谁笑话你,我就这样——”继父扬起巴掌做了个揍人的动作。
我忍不住破涕为笑了。
第二天,继父带我上街了。有生以来,我第一次看见这么多人,我真是怕极了。我羞怯地低着头,两手死死拽住继父的衣角,就像他的一个尾巴似的。
“河子,抬起头,别害怕!”继父大声说。
继父响亮的嗓门立刻引来了许多目光,尤其是和我同龄的孩子,边瞧边嘁嘁喳喳。
“喂,过来认识一下,小家伙们,这是河子,你们的小朋友河子。”继父亲切地招呼他们。
于是,他们走过来,友好地问这问那,邀请我和他们玩。
冬天里,继父的哮喘病犯得很重。睡不着的时候,就让我陪他坐在火炉前听他讲大海的故事。
“海水是蓝的,和天空一样蓝;海水是咸的;海很大很深;海里有鱼,大鱼小鱼;海上有船,大船小船……”
我听得着了迷:“我能看见海吗?”
“能,等你再长大些,长到15岁,我就带你去看大海。”
我的眼前豁然亮了。
我一年年地长大了,也长高了,懂得了许多事情。按照继父的规定,每天我要做一件对我来说难度较大的家务活。学校不收畸形儿,继父就自己当老师;我每天要学5个生词,并背熟一篇课文。其余的时间,便是听继父那永远也讲不完的海的故事。
母亲终于走了,是跟一个在门口摆摊的裁缝跑的,丢下我和继父相依为命。
继父的身体虽然越来越坏,但他仍然拖着病病歪歪的身子,成天带我去这去那,鼓励我独自进商店买东西,做家务活儿。每当我做了什么我原先不能做的事情的时候,继父就变得欣喜若狂,仿佛我做了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你真能干,河子。”
我们把看海的日子定在明年的夏天,到那时我就15岁了。继父说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看海做准备。继父说去海边之前,让我必须学会应付一切。
漫长的冬季熬过去了。整整一个冬天,继父病倒在床上。我一个人在镇子上穿街走巷,为继父请医、买药,办各种各样的事情。我独自承担了全部家务。正在这样的时刻,我觉得自己真正长大了。
一个春日融融的上午,继父把我叫到床边,慢慢地说:“河子。我就要死了,有件事情我必须告诉你:早在我退休的前一年,医生就说我是过敏性哮喘,必须远离海洋,所以我是永远不能带你看海的。我对你撒了谎,请你原谅我。”
当时,我觉得非常失望,非常委屈,我做了这么多年的准备,到头来却是一个骗局。我伤心地哭了。
就在这天夜里,继父安安静静地去世了。我失去了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亲人。现在,我这个畸形女孩是一个人生活了。
当我穿行在闹市上时,当我熟练地做着家务时,当我受邻居的委托替她照看孩子,从而每月从她那里得到40元的生活费,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有无数次,我站在继父的遗像前,悄声对他说:
“伯伯,我看见了大海,真的,我看见了……”
用简洁的文字说说“在我八岁的童年里,我从没迈出过门一步”的原因。
文中加点的“这样的时刻”指什么时候?
当继父告诉我“他永远都不能带我去看海时”,我的感受如何?
作者在文中说“我突然明白了继父的看海的意义”,那么“看海”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题目《我看见了大海》,“我”真的看到了真正的大海了吗?谈谈你的理解。
通过“带你去看海”的目标激励,一位身体畸形、内心自卑的女孩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请发挥想象,设想一下女孩未来的生活。(不少于200字)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长安陌上无穷树

李修文

①病房里的岳老师和那个七岁的小病号之前互不相识。他们一个是一所已经关闭多年的矿山子弟小学的语文老师,好多年都没教课了;一个是只有七岁的小男孩,从三岁起就生了骨病,一直在父母的带领下到处求医问药。于他来说,真正的学校,他一天都没踏足过。

②在病房里,他们是病人,没想到,他们竟然变作老师和学生。岳老师,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女人,早已被疾病和疾病带来的诸多争吵、伤心、背弃折磨得满头白发。可是,当她将病房当作课堂以后,某种奇异的喜悦降临了,她那终年苍白的面容上竟然现出一丝红晕。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一刻也不能等,就开始上课。从前她只是语文老师,但在这里她却什么都教,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为了教好小病号,她甚至要妹妹带来一堆书。

③中午,每当病人和陪护挤满病房时,便是岳老师神采奕奕的时刻﹣﹣她总是有意无意地来考小病号。古诗词、加减乘除、英语单词……什么都考。A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她通体发亮。但小病号毕竟生性顽劣,只要病情稍好,就在病房里奔来跑去,岳老师的问题他便经常答不上来。比如那两句古诗,上句是“长安陌上无穷树”,下一句,小病号一连三天都没背下来。

④这可伤了岳老师的心,她罚他背三百遍。很奇怪,无论小病号背多少遍,那句诗就好像在他的身体里打了结,死活都背不出来。到最后,他愤怒地问岳老师:“连医生都说我活不了几年了,还背这些干什么?”

⑤说起来,前前后后,我目睹过岳老师的两次哭泣,这两场泪水都是为小病号流的。这天中午,小病号愤怒地问完,岳老师借口去打开水,到了走廊,就开始大哭。B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走到开水房前,她没有进去,而是靠在潮湿的墙壁上,继续哭。

⑥哭泣的结果,不是罢手,反倒要教小病号更多。她自己的骨病本就不轻,自此之后,她经常跛着脚,跟在小病号后面,给他喂饭,让他喝水,还陪他去院子里,采一朵叫不出名字的花回来。后来小病号的病更重了,他的父母决定转院去北京。听到这个消息后,岳老师夜夜难眠。

⑦每到深夜,她便悄悄离开病房,借着走廊里的微光,坐在长条椅上写写画画。她要在小病号离开之前,给他编一本教材。这本教材上什么内容都有,有古诗词,有加减法,也有英语单词。

⑧这一晚,夜快要结束的时候,岳老师睡着了。大家都不忍心叫醒她。一大早,小病号的父母就接到北京医院的消息,要他们赶紧去北京。如此,他们忙碌起来,收拾行李,补交医药费,买食物,最后才叫醒小病号。

⑨九点钟,小病号跟着父母离开了。离开之前,他跟病房里的人一一道别,自然也跟岳老师道别了。岳老师将终究还是没有编完的教材放在小病号的行李中,然后捏了捏他的脸,跟他挥手。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

⑩哪知道,几分钟后,有人在楼下呼喊着岳老师的名字。一开始,她全然没有注意,只是呆呆地坐在病床上不发一语。突然,她跳下病床,跛着脚,狂奔到窗户前,打开窗子。这样,全病房的人都听到小病号在院子里的叫喊声。他扯着嗓子喊出来的竟然是一句诗:“唯有垂杨管别离!”可能怕岳老师没听清楚,他便继续喊,“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喊了一遍,再喊一遍,“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⑪离别的时候,小病号终于完整地背诵出了那两句诗。岳老师却并没有应答,她正在哭泣﹣﹣一如既往,她没有哭出声来,而是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除了隐忍的哭声,病房里只剩下巨大的沉默,没有人上前劝说她,人们全都陷于沉默之中,听凭她哭下去。似乎人人都知道,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

(选自《山河袈裟》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词句。

①如此,告别便潦草地结束了。(理解加点词语含义)

②此时此地,哭泣,就是她唯一的垂杨。(理解句子含义)

(3)任选其一,自选角度,赏析文中划横线的句子。

A.如果小病号能在众人的赞叹中结束考试,那简直就像有一道神赐之光破空而来,照得他通体发亮。

B.说是大哭,其实并没有发出声音﹣﹣她用嘴巴紧紧地咬住袖子,一边走,一边哭。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小病号的性格。

(5)分析选文第⑧段的作用。

(6)结合文章情节,为本文续写结尾(不少于30宇)。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静候的智慧

①大千世界,漫漫红尘,每天都在上演着进与退的人生剧目。当机会来临,我们无疑应奋勇争先,而当机会还没降临时,我们应拥有静候的智慧。

②看到这么一则故事。挪威布特森山林地区有一种长角鹿,每到冰雪即将消融的季节,它们都会成群结队地踩着布森河厚厚的冰过河,迁移到对岸去觅食春天的草籽,但每年总有一批长角鹿来得晚,而错过了过河。此时,河水已经消融,这些长角鹿显得异常狂躁。它们常常会对着大树或大石撞自己的犄角,直到弄得伤痕累累才罢休。’最后,它们只能死在原地。

③而这一带还有一种动物﹣﹣野羚,它们每年跟长角鹿一样,也是要在这个季节过河。但奇怪的是,一些错过了过河最佳时机的野羚,并没有像长角鹿那样狂躁不已。而是昼夜守在河边,靠踩着上游不断漂来的浮冰,最后一个个地都成功渡到了对岸。为什么同样的过河却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结局?原来,在不利的情况下,野羚没有自乱阵脚,而是学会了静候,在静候中,它们把不断漂来的浮冰当成“机会”,当这些“机会”被它们一一把握到时,也就顺利到达了对岸。

④生活中,有许多像长角鹿一样的“愚人”。他们怀着远走的抱负,渴望在人生的路上攻城拔寨,取得成功。但是,面对“解冻”的“天河”,看着别人顺利到达彼岸的身影,他们往往会焦虑、烦躁,坐卧不宁,有时甚至还会做出自暴自弃的举动。面对不利的局面,他们不会抓住时机,哪怕是像“浮冰”一样送到眼前的机会他们都熟视无睹。因而,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但环顾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野羚一样的智者。面对困境,他们不急不躁,在光阴里静候着时机,一旦发现机会降临,哪怕是像“浮冰”一样的丁点儿机会,他们也不放弃,靠着这一个个机会,终于渡过了道道难关,到达成功的彼岸。

⑤那么,我们如何拥有静候的智慧呢?

⑥静候需要以平和的心态做好准备,厚积薄发,著名演员王凯的经历便印证了这一点。他久坐冷板凳,却怀着执着的梦想,默默演练,安然静候,当《伪装者》《琅琊榜》演出机会来临,他便一举成名。可见,能“一鸣惊人”的,必定在“不鸣则已”的时候养精蓄锐。而你要做的就是给自己冲上蓝天的勇气与磨砺,然后一心一意地忍受折翅飞翔的煎熬,等待搏击天宇的那一刻。

⑦静候更需要洞若观火的敏锐和捕捉时机的果敢  可见,能“动如脱兔”的,必定在“静如处子”的时候细细观察。显然,静候不是守株待兔,不是不思进取,而是一种大智慧。

⑧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条蜿蜒的大河,面对这条奔腾的河流,我们常会面临“冰河”的考验。当前途迷茫时,千万不要彷徨,更不能浮躁,而是要静候下来,像野羚一样,运用智慧,果断地抓住机会。只要我们不抛弃、不放弃,再大的“冰河”也会被我们踩在脚下,最终

赢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1)选出对选文中心论点表述准确的一项  

A.我们应拥有静候的智慧。

B.我们要不急不躁,静候时机。

C.我们要运用智慧,抓住机会。

D.静候赢来属于我们的春天。

(2)选文④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析选文⑥段的论证思路。

(4)若在选文第⑦段画横线处填写一个事实论据,下面两个例子哪一个适合?选出来并说明理由。

A.“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似乎早就预言了屠呦呦与青蒿素之间的不解之缘。,她经历了无数次实验,数十年潜心研究,终于在84岁高龄时,获得了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成就了自己充实的一生。世人景仰,盛名昭昭。她为全人类的健康幸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B.“互联网大咖”马云,曾历经三次高考失意,三十次求职失败,但他仍多年执著于互联网创业,准确把握时代经济脉搏,果断引领阿里巴巴这艘巨舰驶向世界,结束了漫长的等待,成为信息时代的先锋企业家,为人们带来有远见的创业方式和美好的世界。

(5)选文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试着写出三点。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全能算将”天河一号

①我叫“天河一号”,在普通人看来我只是12排黑色的大柜子,但“人不可貌相”,我可是中国第一台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也曾是世界上运算速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2010年11月,我代表中国首次获得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第一名,成为超算红人。

②国家之所以这么重视我,是因为如果缺乏自主的超级计算能力,在气候、气象、海洋与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领域,就无法开展长效气象预报和高分辨率油气勘探,会长期受制于人。超级计算将是未来世界各国抢占的技术前沿,也是名副其实的“国之重器”。

③我的本领很大,作为一个全能算将,“算天”“算地”“算人”都是我的拿手好戏。

④“算天”是让大飞机、航天器在我模拟的虚拟空间飞行,让气象、雾霾在我的数值时空里预测未来变化。听起来很抽象?大家想象一下飞行器和航天器的尺寸就明白,实物实验不可行,成本也太高,且通过传统实验风洞开展飞行器设计已很难满足需求,美国波音787客机70%的研发设计工作都由超级计算数值风洞和计算机辅助设计完成,样机建成直接进入试飞。现在,我已经参与过“国产大飞机、宇宙飞船的全尺寸飞行气动模拟”等重要研究工作。

⑤再说说雾霾预警吧。我与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合作,构建了自动化实时雾霾预警预报系统,只需要2﹣3小时就能算出最长时效预报5天的数值预报,实现目前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而过去的精度为so公里左右。通过对污染源、区域污染数据的精确分析,为未来雾霾治理提供预警及解决方案。

⑥“算地”是能给地球做“CT”。过去在油气勘探领域,我国缺乏强大能力的超级计算机,并且核心软件需要从欧美几大石油软件巨头购买,这样在国际石油勘探上完全没有竞争力。2011年开始,我参与合作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成熟的石油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的核心软件和处理平台,原来需要30天完成的业务项目在我的处理平台只需要16小时。这帮助我国石油公司在国际勘探竞标上成功击败欧美公司,完成了多个国际、国内项目。

⑦“算人”是指探索人类大脑的秘密,破解人类基因密码。脑科学是神经疾病治疗、人工智能等诸多领域取得突破的驱动力。在国内的全脑三维成像领域,基于我的超级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技术,已实现150倍以上的提升。原来一次鼠类全脑成像数据处理需要5~7天,现在1﹣2个小时就可完成。同时,我们也与神经科学家合作开展我国脑神经网络仿真与超级计算的首次结合,将为我国脑科学下一步的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⑧成为一名“全能算将”,这一生能为促进国家高端信息技术发展,支撑重大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与创新贡献力量,我很荣幸和自豪。由于需求快速增长,我现在的利用率已经超过90%,计算、数据存储能力已经处于饱和运行。不过大家不用担心,我的弟弟“天河三号”马上就要诞生了,它的运行速度将是我的200倍。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发展规划迫切需要超级计算能力的支持,我们一家都会撸起袖子加油干!

(1)请简要分析选文标题的作用。

(2)阅读选文③一⑦段,简要概括“天河一号”被称为“全能算将”的原因。

(3)选文第⑤段加点词语“目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

实现目前雾霾预报最高网格精度2﹣3公里,而过去的精度为50公里左右。

(4)选文⑥段画线处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A.“天河一号”是“国之重器”,它常常使用在气候、气象、海洋与能源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基础领域。

B.我国“国产大飞机、宇宙飞船的全尺寸飞行气动模拟”等重要研究工作也都有“天河一号”的参与。

C.如果利用“天河一号”的超强计算能力和并行处理技术,鼠类全脑成像数据处理只需1~2小时就可以完成。

D.作为“超算红人”,“天河一号”未来会以超强的运行速度和计算存储能力,继续领跑世界超级计算机队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别拿后妈不当妈

①她第一次对我“施暴”时,来我家还不到半个月。

②那半个月,其实我已在背地里开始了和她的较量。比如,我会偷偷在她的杯子里撒上一层盐,热水化开,薄薄地留在底层,她不知情,早上喝水时,一口被呛到;比如,我会用小锯子把她一只鞋的鞋跟锯短一点点,她穿上去,一迈步一个踉跄……对我这些恶作剧,她却都保持了沉默,这给了我一种错觉,我觉得第一她好欺负,第二作为一个后妈,她不敢对我怎样,她怕别人说。要知道,她嫁给我爸,来到我家,可有一院子的人看着呢。所以,我大意了。

③那天晚上,我带领院子里几个孩子玩嗨了,最后把王奶奶家乘凉的棚子给点着了。在和院里大人合伙把火扑灭后,她把我薅回家里,关上门,二话没说抓起了鸡毛掸子,她一边抽我一边大声吼:让你知道后妈也是妈,也能管你、打你、教训你!

④我也跟着她吼叫:“后妈打人了,虐待,救命啊……”结果,我喊破了喉咙也没人来拉架。后来,我识趣地不喊了,她才住了手,指着我说:“以后再敢胡作非为,做一次打你一次,不信你就试试。”我忍着剧痛,也强忍着眼泪,因为我忽然意识到,她说的话是真的,如果我爸知道我放火,也肯定不会轻饶了我。

⑤和她的正面战争,终于以我的全盘失败而结束。这种结果直接导致了日后我再没敢跟她搞恶作剧,我听了小伙伴们的忠告:惹不起,躲得起。

⑥当然,我也有点佩服她了,因为她居然没有告状,连赔王奶奶家3000块钱的事都没说。而且,A从她进门之后,家也的确像个家了,井井有条、干净整洁,我再没穿过脏衣服,何况我每天还吃着她做的饭菜

⑦挨打的暑假过后,我读了中学,早起晚归,两个人相处的时间并不多。我和她进入一种平和而疏离的状态。中学功课日益紧张,后来我连电视也没时间看了,她好像也不看。晚上,我做作业时,家里静得像没有人。有一天晚上,我做题做到深夜,感觉有点儿饿,打算去厨房找点儿吃的。推开门,我吓了一跳,客厅里黑着灯,电视机却在亮着,无声无息,她坐在电视机一米开外的小凳子上,看字幕。听到我开门,她忽然回头,好像也被吓到。我有些尴尬,张了张口不知说什么。B倒是她迅速恢复淡定,平静地说:看你开着灯,知道你没睡,这么晚了,没准也饿了,厨房有煲仔饭。”我应了一声,从她身边、从暗暗的无声的光影里走过去。不知怎么,那一刻,双腿有些沉重,心却有些酸软。

⑧从那之后,我发现不管我复习功课到多晚,她都陪着我不睡,做好一份可口的宵夜在炉火温着,也不喊我,只等我饿了出来找着吃。终于,一天晚上,吃完虾仁鸡蛋羹后,我对她说:“谢谢您。”她淡淡地看我一眼,“有什么好谢的,后妈也是妈,妈能做的,后妈也能做。”就是这句话吧,令18岁1.83米高的我,忽然就忍不住湿了眼眶,背过身去,说:“电视您放点儿声吧,影响不到我。”她好像也应了一声,但之后,依旧看着无声的电视,直到两个月后,我参加完高考。

⑨高考成绩好得出乎我爸的意料,坚决为我举办盛大的升学宴,七大姑八大姨也都为此兴奋,热情参与。那顿饭,78岁的奶奶也来了,和她挨着坐,奶奶说:“小宽能有今天的出息,多亏了你。”她笑笑,不承认,也不否认,七大姑八大姨也都开始夸赞她,她终于有点儿招架不住了。我起身,几乎不假思索地替她解围:“你们怎么都那么客气啊,别拿后妈不当妈好吧?”

⑩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大笑起来,只有她,愣怔在那里,第一次失去了我熟悉的淡定。她呆呆地看着我,看了好久,一眨眼,有眼泪簌簌而落。我低下头去。没有人知道,说完那句话,我和她一样,也愣住了。整整6年,我从来没有叫过她妈,甚至很少叫她阿姨,我们之间的对话,少得可以忽略不计。可是时光能记住一切,记住她从来到我身边的那一天,所有对我的付出,包括那顿令我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暴打”。

【注】:薅是揪的意思。

(1)选文第②段为什么要交代“我”对后妈所做的恶作剧?

(2)选文第③段画横线处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⑦⑧段中后妈做了哪些令“我”感动的事?请简要概括。

(4)从选文A、B两处画横线句子可以看出后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5)第⑩段两个“愣”字,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6)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  

A.选文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我”与后妈之间感人的故事,情节曲折有致。“别拿后妈不当妈”正是母子情感交融的集中体现。

B.选文结构设计精巧,“施暴”一词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结尾处又一“暴打”与之相互呼应,使结构严谨。

C.选文第⑨段中通过写78岁的奶奶由衷的夸赞,表达出对后妈真诚的认可,直接表现了后妈对“我”健康成长影响之大。

D.选文语言诙谐有趣,如“我大意了”“玩嗨了“虐待,救命啊”等,极富生活气息,令人忍俊不禁。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①人贵立志。立志是事业的起点,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石。古往今来,能成就大事业者莫不先怀雄心壮志,并且矢志不渝。宋代学者程颢曾说:“治天下者,必先立其志。”明代学者王阳明也说:“夫学,莫先于立志。”由此可见,立志对于一个人的事业发展来说,既是指引又是动力,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②何谓立志、如何立志?答案见仁见智、人言人殊。一些人立志只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这显然过于狭隘和短视,不宜提倡;更多的人在立志时首先考虑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在这个大前提下寻找个人的兴趣点,然后确定志向。这样的立志,既有利于社会进步,又可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与特长,值得大力倡导。

③在我国历史上,为国家和民族作出过重要贡献的人,大多立有大志。比如,被林则徐誉为“绝世奇才”的左宗棠,很早就怀有“身无半亩,心忧天下”之志。尽管他三次赴京会考皆名落孙山,直到40岁还是一介布衣,但救世济民之心毫不动摇,潜心研究中外舆地军略,后来被人誉为“天才军事领袖”。在抵抗外国侵略方面,他先是抱病、带着棺材前赴西北指挥,在新疆战胜了英国支持的阿古柏军队后,又挫败了沙皇对中国西北的侵略阴谋,捍卫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后来,他在中法战争中坚决抵抗法国侵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④关于立志问题,毛泽东同志在1917年的《致黎锦熙信》中有过深刻论述:“今人所谓立志,如有志为军事家,有志为教育家,乃见前辈之行事及近人之施为,羡其成功,盲从以为己志,乃出于一种模仿性。真欲立志,不能如是容易,必先研究哲学、伦理学,以其所得真理,奉以为己身言动之准,立之为前途之鹄,再择其合于此鹄之事,尽力为之,以为达到之方,始谓之有志也。如此之志,方为真志,而非盲从之志。”这就是说,只有把立志建立在深明哲理的基础上,而不是简单盲从,才能使志向更加高远而切实。

⑤毛泽东同志不但对如何立志提出了深刻见解,而且为我们如何实现高远志向做出了光辉榜样。他在求学时代,即立志救国救民,“身无半文,心忧天下。”为了救国救民,他在学习上废寝忘食,寻找救国救民真理,最后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救国救民,他还利用一切机会开展社会调查。在1917年暑假,他带着一把雨伞、一双草鞋,步行900多里,历时一个多月,走访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县农村,访贫问苦,倾听村民的呼声。同年寒假,又赴浏阳进行调查。1918年至1920年间,为组织留法勤工俭学,他利用去北京和上海之便,相继深入河北长辛店、山东泰山和曲阜等地进行社会考察。此外,他还先后多次去萍乡安源煤矿了解工人疾苦,向工人宣传马列主义。这些社会调查为他后来形成依靠工农、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无疑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社会调查,他更加坚定了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的意志。因此,在此后的革命征途中,不管遇到任何艰难险阻,毛泽东同志都矢志不渝,最终成为一代伟人。

⑥在这个共筑中国梦的时代,我们要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首先必须确立高远的志向,为了自己的志向不懈奋斗。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三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四段与第五段不能调换的原因是什么?

(4)对选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古代学者程颢和王阳明告诉我们:无论治天下还是学习都要先立志。

B.仅注重个人利益,或者纯凭个人志趣来树立志向是不宜提倡的。

C.一个人,只要能立下大志,就一定能为国家民族做出重要贡献。

D.左宗棠心忧天下,面对外国侵略,赴西北指挥,捍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