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课内文段,解答文后各题。
巴黎罗浮宫玻璃金字塔是法国密特朗时代最辉煌的建筑。整个建筑只有塔尖露出地面,别具匠心的设计被公认为当代建筑艺术最伟大的奇迹。这座位列“当代建筑的十大奇迹”之首的建筑同样是贝聿铭的得意之作。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他国家的著名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世界上15个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遴选抉择。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设计用现代建筑材料在罗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且金属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不料此事一经公布,在法国引起了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这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建筑的风格,“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但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同年,贝聿铭获得了被称为建筑界诺贝尔奖的鲁茨克奖。如今,人们不但不再指责,而且如是称赞。“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贝聿铭设计的建筑作品在刚刚建成的时候,往往招来非议,但是不久又总是能够成为当地人的骄傲,或者那个城市的一个标志。这就是他的成功所在。
找出课文中“指责”的同义词和反义词,把它们圈起来,然后写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同人开始认为贝聿铭的设计方案“既毁了罗浮宫,又毁了金字塔”,其所持的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罗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这句话运用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将这段文字分为三层,请用“‖”在文中隔开,然后简括这三层层意。
第一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好 感

朱鸿

①常听老人说,人生喜忧参半,但我的人生却因收藏“好感”而时时充满快乐。

②多年前,我乘公交车,没有零钱买票,遂把一百元人民币呈给售票员。售票员皱眉,不高兴。当然不高兴,因为我只有两站路,而且找钱几乎会用尽她所有的零钱。售票员的不高兴让我紧张,恐她退我一百元,请我下车。正在焦虑之时,我邻座一位先生伸手递给售票员一元钱,说:“我两站,他也两站,一元钱就不用找了。”售票员转阴为晴,退了我的钱。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我谢了邻座的先生,下车告别之际又谢谢他。他四十岁的样子,湖北仙桃人,在西安工作,住丈八路潘家庄。好感不期而得,我收藏了。

③还有一次,我匆匆上课,出了小区才发现因为换衣服忘了带钱,但如果返回取钱,我就会迟到。我呼住一辆三轮车,司机让我上车。我站着未动,对他说:“我坐过你的车。”司机说:“好像坐过。”“我今天还要坐你的车。”“没有问题,请上来吧。”我说:“今天我忘了带钱,你能不能拉我?”司机一愣,然后微笑着对我说:“忘了带钱也拉你,请上来吧。我说:“谢谢你!我肯定会付你钱的。”于是坐了他的车,嘱他拉我至长安路。到站我又谢谢他,就跨桥进校上课了。

④之后有数月我没有碰到这个司机,遂觉亏欠。从明德门至长安路一程五元,然而这司机就是靠一程五元的累积维持生计的。夏天的黄昏,我在路上走着,忽见他驾着三轮车迎面驶来,赶紧喊他。他停下来,等我上车。我说:“我一直在寻你。”他说:“寻我?干什么?”我说:“春天我坐你的车到长安路,没有付钱,今天付给你。”我掏出五十元,当作付他十倍的车钱,并说:“谢谢你,你那天没有拒绝我。不要找了!”他诧异地说:“不行,不行!”我说:“行,行!”就走了。这种好感来而往之,是循环的,我也收藏了。

⑤三十年来,我总会想起一位陌生的兄长,并久享他所赠我的好感。那是1984年,我刚刚从大学毕业。我想吃一顿羊肉泡馍,便进馆子排队买票。不料一步一步挪到柜台,才知道钱不够。难免羞愧,便打算抽身放弃。这时候有一个青年越过两人,挤到柜台前说:“我给他补够。”就数了九毛钱给了服务员。我心里滚烫,并以目光致谢,他声色平静地回应了我,悄然返回自己的位置,继续排队。我注意到他旁边站着的女朋友,一直向他微笑。这是一个敦实的小伙子,肤色略黑,充盈着一种可以信赖的英气。他所赠的好感我已经收藏了多年,早就增值了。

⑥陌生兄长的赠予在我中悄然生根。一次,适逢一个妇女刷卡乘车,她连刷三次也未反应,又没有两元的零钱可以投箱,司机便转方向盘准备把车开向路边,喊她下车。当此之际,我想起了多年前为我补够钱让我吃了一顿羊肉泡馍的那位陌生的兄长……于是我走过去,替她刷了卡,那一刻我对自己很是满意,因为我将好感赠予了别人。

⑦从此以后,在公交车上,但凡碰到老者或残疾者,我便会给他们让座;在路上,碰到匍匐在地的乞丐,我也会给他盒子里放一点零钱;在街上,碰到弱者受欺,我更会仗义为弱势而辩……这些经历让我明白好感可以任凭创造,可以常有。它会净世暖心,会养性滋仁。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阅读选文②~⑤段,完成下面表格。

段落

③~④

概括内容

我乘公交车没零钱,邻座先生帮我付车费。

A。 

B  

(2)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②段画线的句子。

我也顿然轻松,一种温馨遍体融化,好像春天的阳光照耀着我。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人物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请分析选文第⑤段中两个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滚烫:  

平静:  

(5)请结合全文举例分析第⑤段中“增值”的内涵。(举一例即可)

(6)选文的标题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非凡皆自“愚处”起

①有位画家用4年工夫画出一幅作品,引起轰动。一位青年人向他请教:“我能一天画一幅画,可卖出它却要一年的时间。”画家对青年说:“你可以试着换一下,用一年时间去画一幅画,看能不能在一天内卖出去。”

②好作品出自反复打磨,凡事亦需拼一番笨功夫。习武之人常说“入门先站三年桩”,如果不能打牢站桩的功底,到头来学到的不过是花拳绣腿。做人做事莫不如此稳扎稳打,耐心付出,成功才会有可能。如果急于求成,偷懒耍滑,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由此可见,非凡皆自“愚处”起。

③不少古人“尚拙”,更在“拙”处建功。清人曾国藩学习上讲求“读书立志,须以困勉之功”,其行事风格被同僚讥笑为“迂拙”。然而在他看来,“凡奇谋至计,总在平实处”。客观说来,“笨拙”的好处在于,不投机取巧,虚心以待事,耐心以经事,遇到困难和矛盾只知扛过去,而决不会绕着走、躲着跑。如此“笨拙”,反而更能打牢基础,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④想起一位大学老师的话:“今天的问题,不是知识不够多,而是知识太多;不是不够聪明,而是过于聪明,缺少从愚处做起的踏实精神。”细细想来,但凡各个领域的名家大师,哪个不是靠着守愚尚拙的精神成功的?于敏院士为研究氢弹,甘愿隐姓埋名28年;一代航天人创造中国载人航天的奇迹,秘诀在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诺贝尔奖得主呦呦,为研制防治疟疾的药方,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药方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获得青蒿素样品

⑤不可否认,时代瞬息万变,机遇稍纵即逝,我们确实需要创新求变、弯道超越。也不是说我们凡事只能使“笨劲”,不能用“巧力”。但必须懂得,走捷径并不等于投机取巧。捷径的获取,靠的是日积月累的能力,而不是挖空心思的妄想;捷径的完成,靠的是持续不断的拼搏奋斗,而不是一劳永逸、一步登天。很多人“一举成名”的背后,是“十年寒窗”的苦功。天底下没有坐享其成的好事,也没有天上掉馅饼的机会,真正的捷径,其实只有苦干这一条。

⑥华罗庚在诗中写道:“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硬要把“伪聪明”当作真聪明,不过是真愚夫的做法。做事情,总还是要拿出那么一点“愚劲”、那么几分“拙气”的。

(选自《人民日报》2015年12月,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请简要概括选文第三段的论证思路。

(3)选文第四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五段能否删去?请陈述理由。

(5)阅读选文后,请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收获或启示。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别让甜饮料毁了你

范志红

①最近甜饮料又上了健康新闻的头条,美国塔夫茨大学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甜饮料每年造成十几万人死亡,这是研究者统计1980~2010年之间51个国家超过61万人的膳食数据后的发现。

②很多人可能不解,不就是喝个糖水吗,怎么会还和死亡挂上钩了?殊不知甜饮料中糖的害处几乎是“罄竹难书”﹣﹣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甜饮料涉及的“罪过”包括促进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龋齿,甚至癌症。

355毫升的可乐就含有37克糖,一瓶500毫升的果汁饮料中含有4060克糖。只要饮用一款,就已经超过了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最新推荐是每天摄入人工添加糖最好不超过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内。

④中国人喝甜饮料的状况也很让人忧心,而且其中最大的群体是少年和青年人。其实用不着做那么多调查,只要直接走进超市看看,就猜得到结果。

⑤最糟糕的是,我们甚至有了一种不成文的“刻板印象”﹣﹣默认孩子和年轻人就该喝甜饮料,时尚者就该喝加糖加奶的各种高热量咖啡饮品,只有老年人才该喝茶。

⑥一位朋友告诉我,他28岁牙齿就已经严重损毁,牙医认定,从两岁开始每天喝可乐,成年之后更是只喝包括可乐在内的甜饮料,就是他牙齿毁掉的主要原因。这位朋友还背痛、膝盖痛,骨密度检查显示他相当于60岁的老年人,20多年来勤奋饮用甜饮料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原因。

⑦还见过很多小孩子,或身体虚胖或脸色灰黄。一问饮食习惯,大多数孩子是开始吃饭的时候就开始喝甜饮料的,甚至有还没断奶就开始喝甜饮料的。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甜饮料又不好好吃饭,会造成营养不良。在三餐饱食之外再喝很多甜饮料,结果就是身体肥胖。

⑧研究者们实在是太反感这些甜饮料了,但遗憾的是,各种健康教育,似乎根本没法和商业广告洗脑相抗衡。美国的营养学家们眼睁睁地看着美国超过一半成年人处于肥胖状态,看着高发的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各种癌症,绞尽脑汁地讨论如何才能让孩子们少喝一点甜饮料。

⑨其实,要想避免被甜饮料所害,最好的方式还是我们自己戒除对甜饮料的嗜好。最解渴的永远都是水,最亲密的伙伴永远是健康。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中的说明内容。(2分)

(2)选文第三段中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3)选文第七段中加点词语大多数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

(4)结合选文内容选出表达正确的一项  

A.按目前发表的研究结果,引发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龋齿,甚至高血压这些疾病。

B.中国人喝甜饮料的状况也很让人忧心,而且其中最大的群体是儿童。

C.甜饮料营养价值很低,喝了田野的孩子又不好好吃饭,会营养不良。

D.各种健康教育,根本没法和商业广告相抗衡。

(4)读完选文后,了解到哪些健康知识?(2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驻守荒原

①西大滩加油站到了。这是离藏区最近的青海加油站,海拔4150米,周围都是无边无垠的荒原。路过这里的司机,无论多晚,只要叫一声老韩,瘦小的男人就颠颠奔出,披着军大衣,双手习惯性地拢在腰间。到了近前,老韩解开大衣钮扣,原来怀中藏着的是一只热水袋。寒潮过境,加油站上就刮着吹哨子一般的寒风,气温很快跌到零下20度。在这里,加油枪就容易被冻住,得用热水袋把它慢慢暖开。

②加完油,如果天色已经像墨汁一样浓黑,老韩会建议跑长途的货运司机在他家借住一晚,次日早上喝过老韩媳妇做的面片汤再走,这样安全。

③因为地处荒凉的高原,老韩一家人的饭食十分简单,都是面片汤、馒头;长迗7个多月的冬季只有洋葱、土豆和白菜这三样蔬菜,连3岁半的孙女也吃这样简陋的饭食。司机们看了十分不忍。时间一长,有些司机就达成了默契i:在内地前往高原的途中,给老韩孙女带点稀罕的蔬菜水果。最近,他们带过来的就有:三斤月牙般老扁豆,一个歪脖子大南瓜,两个临潼大石榴,一嘟噜野柿子,还有三个硕大的葵盘。那葵盘是一个拉饮料去拉萨的司机从黄河河套路过时,吆喝呼唤了半天,好不容易唤出葵园的主人买的。每每收到那些东西,老韩一家人都会高兴得像过节一样。这将是漫漫长冬一家人的零嘴儿。

④老韩应聘到加油站工作前,4年中这里已经换了7拨主人一一条件太艰苦,工资待遇低。每到夜晚,荒原上呜咽的风就像一个有冤屈的灵魂在游荡,听得人心里毛毛的;这里的海拔太高,就算是本地人,只要身体动作稍微快一点,太阳穴那里就像有一面小鼓在敲,突突地抽痛。因此,不论是加油站的领导,还是经常光顾的老司机们,都没想到,老韩一来转眼已待足八年。

⑤陕西人老韩如今已摸准了高原的脾气,他会叮嘱第一次跑这条线的司机:“遇上啥事您都别激动,那是拿自己的性命开玩笑知道吗?您得德高望重地行走,老成持重地坐下。总之,像老袓宗一样慢腾腾地悠着来就对了。”万一有点高原反应,老韩赶紧吩咐媳妇给煮酸菜面片汤,把家里人都舍不得吃的鸡脯肉下在汤里。喝完汤,额头上密密麻麻出一层细汗,无休止敲打太阳穴的那面小鼓就停了。

⑥喝汤的人就说:“老韩,你要是不在这里干了,我们还怪不习惯的。”老韩很不能接受这样的赞美,局促地搓手回答:“一时半会离不开的,我舍不得儿子……”老韩的大儿子落葬在离加油站只有500米的戈壁上。儿子的去世是老韩心里永远的痛:加油站由旧址搬往新址前,同为加油站员工的儿子前去看守物资,暖气还没有装好,半夜冻得睡不着,不得不烧炭取暖,就这样再也没有起来。

⑦老韩的媳妇说,老韩以前从不抽烟,但现在,他想儿子想得受不了时,会带上烟,慢慢地走到红柳树下,在那里抽上一根。媳妇偷偷清点过,儿子去世一年多,家里开的小卖部里,香烟少了93根。

⑧每次,老韩走很远的路去抽烟,一向打扮得粉嘟嘟的小孙女都能感应到爷爷心里的难受,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他。一老一小,缓缓走去的背影,让在加油站门口闲聊打趣的司机们都安静下来,近乎肃穆地目送着他们。

⑨在远方,那棵孤独的红柳树悄然站立,枝条在寒风中抖动,犹如火焰一般。

(摘自《读者》2016年5月,有删改)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3分)

(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3分)

(3)请品析选文第⑤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3分)

(4)试分析选文第⑨段的作用。(4分)

(5)请你说说选文中老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6)如何理解选文标题“驻守荒原”的含义。(3分)

(7)读完选文,你内心一定有所触动,请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2分)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把“冷板凳”坐热

徐文秀

①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84岁的屠呦呦身着紫色长套裙出席领奖。那一刻,她是最美的人。多年间,屠呦呦带领团队默默无闻潜心研究青蒿素,试千方、尝百药,终为人类健康作出历史贡献。这样一种把“冷板凳”坐热的大美,令人感佩。

②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能翻开生命的新篇、打开事业的新局。翻译家田德望历经18年翻译世界文学名著《神曲》,所付出的辛苦常人难以想象,原文仅7万字的《地狱篇》,他标注了16万字的注释,《炼狱篇》的注释更是多达34万字。没有这一番沉寂和呕心沥血,怎有如此成就?

③然而,又有多少人甘愿坐冷板凳,遑论把冷板凳坐热?不少人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有的渴望“一夜成名”“一举夺冠”,一味追求礼花般的绚烂绽放;有的垂涎“众星捧月”“前呼后拥”,陶醉于鲜花和掌声;有的流连光鲜世界,为了“露个脸”,奔走在各种闪光灯之中;有的贪图热门热事热岗位,见异思迁、跳来跳去,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不是立长志而是常立志。不愿、不屑坐,不甘、不敢坐,不会、不善坐冷板凳的人,或为名所困,或被利所惑,或受种种杂念所累,走失在人生路上,淹没在人海当中,最终难逃平庸的结局。

④不去追名逐利是一种本事。没有超脱的心态、开阔的胸襟和沉稳的定力,如何对个人的名利放得下、看得透、想得通?袁隆不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泡在水田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研究超级水稻,源自他满腔对粮食安全的忧虑和对平民百姓的情怀。“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专心研究原子能,成为核武器领域公认的“众帅之帅”,源自他“一生就做一件事”的执着信念。执着于内心的信仰和信念,咬定大目标、大方向、大追求和大原则不放松,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守得住清贫,才能屏蔽和过滤掉时代的浮躁和困惑。

⑤把冷板凳坐热不是苦熬苦等,而是以时间为刻度,不断书写自身本领的新高度。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锤子买卖”,而是要一以贯之、一干到底。语言学大家王力一生笔耕不辍,84岁高龄时依然坚持每天连续伏案8到10小时,任何与研究和写作无关的事他不闻不问。正是因为他有这样的坚守与勤奋,才有了《汉语语音史》《汉语语法史》《汉语词汇史》《王力古汉语字典》等经典之作。善于把冷活做实、冷事做热、冷门做火,练就看家本领,成功自然来敲门。

(选自《人民日报》2016年1月21曰,有硎改。)

(1)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3分)

(2)解释第②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

坐冷板凳:  

坐热:  

(3)文章②③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⑤段的论证思路。(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