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给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问题。
|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强沙尘暴次数 |
5 |
8 |
13 |
14 |
23 |
|
土地沙化速度 (平方千米/年) |
1560 |
2100 |
2460 |
|||
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 ( )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 |
B.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 |
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
为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
A.开采地下水来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 |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
下表为某地气候相关数据。读表回答题。
经纬度位置 |
1月平均气温(℃) |
7月平均气温(℃) |
年降水量(mm) |
多年平均暴雨日数(天) |
33°N,98°E |
-12.8 |
8.7 |
561.4 |
<0.2 |
影响该地气温特征的主导因素是( )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D.植被
读“我国沿32°N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回答题。
下列关于A、B、C三地说法正确的是( )
① A地海拔高气温低,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② “远看是山,近看成川”是对A地的写照
③ B地阴雨天气多,因此年太阳辐射总量少
④ C地由于远离冬季风的源地且海拔低,因此冬季气温比B地高
⑤ B地由于海拔比A处低,所以年太阳辐射总量比A处多
⑥ B地为盆地地形,该地多夜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⑥ C.②③④ D.①③⑤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15”,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字母代表的地质构造名称:
AC
(2)B地貌的成因是。
(3)如果该地打算修建一条东西走向地地铁,则地铁遂道的工程地址应定在A、B两处中
的处。
(4)如果该地有丰富的石油,那么石油一般储存在A、B两处的处。
读地球某日日照图14,回答下列问题。
(1)此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____。
(2)图中,甲、乙两地均位于晨昏线中的__________线上,
乙地日出时刻是_________点钟。
(3)此日我国南极中山考察站的黑夜长_____________小时。
(4)(多项选择)在图示时刻中,下列地点太阳高度为零的是_____________
A.北京(116°E) | B.广州(113°E) | C.甲地 | D.乙地 |
对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上升而下降,主要原因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