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 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乙、甲、丙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B.7时 C.17时 D.19时

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C.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我国西北干旱气候条件下,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可能出现的荒漠化现象是

A.水土流失 B.次生盐渍化 C.裸岩 D.土地沙化

读太阳光照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P为极点),回答21—22题:

若地球正朝近日点方向运动,此时北京时间

A.9月23日3时20分 B.3月21日8时20分
C.3月22日3时20分 D.9月23日15时20分

此时进入新一天的时间范围是占全球的:

A.一半以下 B.1/3以下
C.3/4以上 D.接近3/4

一架在北半球飞行的飞机,飞越晨昏线上空时,当地为8日19时, 在图中所示的4个地区中,它飞越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17—19题。

若图中有两地位于南半球,这两地是

A.甲地 、乙地 B.乙地、丁地
C.丙地 、乙地 D.丁地、丙地

关于甲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日出时刻为地方时6时
B.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转
C.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只有一次最大值
D.甲地的地球自转线速度小于丙地

若甲地位于东八区的中央经线上,乙地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当甲地日出时,可能乙地的地方时是

A.4时40分 B.8时40分
C.16时40分 D.20时20分

图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图,读图回答15—16题。

该地位于

A.南半球中纬度
B.0°~23°26′S之间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D.0°~23°26′N之间

图中a点表示的这一天

A.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B.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C.太阳直射赤道
D.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