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岛屿,实施所谓“国有化”。日本的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各地陆续掀起了游行示威、抵制日货活动;然而在游行过程中极少数市民无视党和国家的有关规定,制造了打砸商店、焚烧日系车辆、甚至殴打在华日本人等不和谐事件。
请你从“公民的政治参与”角度,阐明你对上述事件的态度。
台湾文化大都是从闽南传播过去的,与闽南文化共称为“闽台文化”。早在远古时期,大陆的旧石器文化、新石器文化就已传播到台湾地区。随着大陆先民对台湾的开发,大陆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科学技术、语言文字、文学艺术、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宗族制度等全面传播到台湾。由于明清时期移居台湾的主要是福建闽南地区、广东潮汕地区的人民,台湾的方言主要是闽南活、客家话,台湾的民间信仰、饮食习惯、节日习俗以及婚丧嫁娶、祭祀礼仪与福建、广东等地也基本相同。
虽然在台湾近代史上,闽台文化一度承受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但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凝聚成为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在台湾城乡,祭祀孔子的文庙随处可见了,许多台胞在山东参观访问时,无论行程多么紧迫,都会抽时间拜访曲阜“三孔”圣地。闽剧、歌仔戏、梨园戏、高甲戏、木偶戏、莆仙戏等地方戏剧深受台湾同胞的喜爱。每年都有不少台胞到福建莆田湄州湾祭拜妈祖,到河南新郑黄帝陵祭祖。至于清明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守岁、放鞭炮、阖家团圆等民俗习惯,无不是两岸同根同宗的证明。2005年5月9日宋楚瑜率亲民党代表团祭拜黄陵时表示:两岸同根同宗同文化割舍不断。
如何理解中华文化早已渗透在台湾同胞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维系两岸中国人的精神纽带?
2004年,云南利用丰富多彩的多民族人文景观,打造多元文化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文化冲击波,无论是耳熟能评的《五朵金花》,还是引起轰动的《云南映象》,在带给观众精神享受的同时,也带着云南多姿多彩的本土文化走向了世界。
结合材料分析我们应如何看待我国的区域文化?
面对复杂严峻的世界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积极应对。近来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中把民生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上。例如,安排了2800亿元用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安排了400亿元用于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安排了3700亿元用于农村民生工程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述政府财政投资在当前促进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材料一我国国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年度 |
城市居民 |
农村居民 |
2009 |
8472元 |
2622元 |
2010 |
9422元 |
2936元 |
2011 |
10493元 |
3255元 |
材料二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统计显示:中国富有群体持有的现金水平很高,大约占他们个人全部财富的71%,而全球平均水平是34.6%;中国不到0.5%的家庭拥有全国个人财富的60%以上。即使在这些富有的群体内部,也有大约70%的财富掌握在资产超过50万美元的家庭手中。地区收入差异更加明显;上海市的人均年收入是西部落后地区的10倍以上。社会财富分配的过大悬殊,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课题。
材料三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讲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要让中等收入者占多数,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请以“我国居民收入不平衡,贫富差距严重原因及应对措施”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1)结合材料一、二,请指出我国目前收入差距过大的具体表现及形成原因。
(2) 结合材料三,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知识,针对怎样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问题请你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王某一家四口,夫妇均为下岗职工,儿子正在读高中,家里还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下岗后,夫妇俩开了家小饭店,通过多年的辛勤劳动,积攒了10万元人民币。
如果王某夫妇向你咨询在选择投资方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并咨询除了储蓄还有哪些适合其家庭状况的投资方式,请你为他们介绍投资的注意事项并为新的投资提供一条建议。